不少老人有便秘、慢性腹痛的困扰,往往吃点药、挂挂水,症状就能缓解,可是时间长了,便秘、腹痛又会袭来。医院仔细检查才发现,原来已经患上了肠癌,而且已经到了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悔之晚矣。那么,肠癌都有哪些可能出现的症状?平时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本期名医访谈,我们请我省著名肛肠专家、医院王刃教授来和大家谈一谈。
七十多岁老人便秘腹痛一年多
一查竟是肠癌
今年七十多岁的吴秀珍(化名)老人,从一年多前开始,就有便秘、慢性腹痛等症状,一开始是吃点药、挂点水,症状会减轻。老人自己也没当回事,以为年岁大了,有点小毛病也很正常。
半年前,老人的病情比之前又加重了许多,腹痛更加频繁,便秘现象也愈加严重。直到这个时候,仍没引起重视,仍旧是吃吃药、挂挂水。直到上个月,老人出现了持续性腹痛,肠道停止排气、排便,肚子胀得像皮球,不能进食,恶心呕吐,整个人被折腾得瘦了十几斤,卧床不起,奄奄一息,十分危险,家人赶紧把老人送到医院。
(图文无关)
王刃教授给老人做了专业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老人有严重的肠梗阻,结肠有一段不通,指检根本无法通过,高度疑似是肠癌!
由于老人年岁已高,跟老人家人达成共识后,对老人进行了全身检查,发现老人身体指标尚可,基本符合手术条件。在医院组织下,各科室专家共同为本台手术“保驾护航”。“手术很成功,从老人的结肠上切下了一个5-6厘米的瘤子。经过半个月左右的住院继续治疗,老人现已回家修养!
肠癌会发出五大信号
“其实,这位老人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出现了肠癌的迹象,要是当时就来进行全部检查,手术治疗,那愈后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王刃教授表示。
王教授提醒,肠癌一般有“五大”信号,可早发现早治疗!
1、
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改变平时排便很规律,突然出现持续的便秘或腹泻,或一天要排三次大便,这种排便习惯的突然变化,都是身体出现了异常。
2、血便血便也是疾病的标志,它有可能是痔疮,也有可能是肠癌,但其实两者出血有很大的不同。肠癌出血是肿瘤破溃引起的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量较少,不会有喷射性出血的表现;而痔疮出血是由于粪便摩擦迂曲扩张的静脉而引起出血,可表现为大便后滴血,严重时有喷射状出血。
3、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便秘和腹泻一般不会同时出现,一旦出现,可能就预示大病。如果癌肿长在靠近肛门的位置时,会使肠道变窄,粪便难以通过,形成便秘;又因为肠道变窄,大肠为了让大便迅速排出,肠道活动加剧,所以也可能引起腹泻。
4、
持续腹泻如果只是轻微的肠炎,腹泻时间很短,服用药物后就能好转,但如果腹泻持续时间很久,那就有可能是肠癌,医院检查。
5、大便突然变细大便突然变细平时大便较粗,突然大便变得很细,可能患上大肠癌了。因为肠道有肿瘤,所以会影响大便排出,大便排出时会变细,而且有一种老排不净的感觉。
40岁后,最好每年进行肛肠专项检查
“其实肠癌是一种典型的‘富贵病’,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饮食方式有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定期进行检查,一定程度上还是能预防的!”王刃教授称。
预防肠癌的发生,应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减少脂肪与红肉摄入,尽量少吃煎烤后的棕色肉类;荤素搭配,少吃油炸、腌熏、高脂肪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当增加运动量,工作确需长期久坐的话也要适时调整坐姿;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戒烟控酒;肥胖人群要多运动、少吃高热量高脂食物,控制体重。
“除了注意饮食,进行适量运动外,高危人群最好定期进行肠镜的检查,以确保早查明早治疗!”王教授建议。何谓肠癌的高危人群?首先,有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其次,肠癌高发年龄40岁及以上人群存在消化道症状,如便血、黏液便及腹痛者。第三,有结直肠癌及结直肠息肉家族史人群。
“大家在40岁后,应该每年进行肛肠专项检查!”王刃教授称。肠癌的自然史较长,从开始到发展到癌变阶段,时间跨度甚至在五年至十五年间,在这么长时间内,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进行防治。如果能及时发现还没癌变的腺瘤和息肉等,完全可以切掉,防患于未然。
专家简介——
毕业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结直肠、肛肠外科工作近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国家、省、市论文十余篇。近年开展很多新的术式,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是最为突出的特色手术,《导尿管引导单吻合器行超低位直肠癌结肠肛管吻合术》获黑龙江省新技术应用三等奖。《优化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获黑龙江新技术应用三等奖,《中低位直肠癌用支撑吻合管经直肠肛门环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获哈尔滨市新技术应用二等奖。完成各种疑难肛门疾病手术上万例,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大肠癌手术以及各种复杂性肛门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首先开展痔的微创治疗、PPH术、直肠前突STARR术、双侧臀大肌移植治疗肛门失禁手术等。
转发是一种爱心,分享是一种美德!
看/肛/肠/病/到/西/大/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