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注会备考群中的一位朋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大概是这样的:“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很难学,你能不能给我讲讲啊?”
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共鸣,想起我七年前,刚开始学习会计的时候,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是我遇到的最大拦路虎。七年后,如果给初学者一些建议的话,那我想说,学习长期股权投资和把大象放在冰箱里头一样,总共分成三步。
今天主要给大家说说第一步,后续两步我会过些天再写出来,因为大家需要循序渐进。
一、为什么长投很难?
年注会书上的第七章是长期股权投资与合营安排,合营安排不是重点,只是些概念识记。注会书的目录的顺序是(一)长投的概念,(二)长投的初始确认,(三)长投的后续计量,(四)长投的转换和终止确认,看起来书的安排是非常基础的,但是如果你仔细读书,你会发现里面知识的跨度很大,多次涉及到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关联方抵消、顺(逆)流交易等,这些内容和基础知识冗杂在一起,不仅让简单的基础知识看起来很难,也容易与后面真正的知识点混淆,即便是能够学会,也浪费了不少时间。
二、为什么需要长投三步走
三步走并不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会计专业的本科教育基本上就遵循这样的流程,《中级财务会计》中主要讲长投的概念和个别报表的处理,《高级财务会计》主要讲企业合并与合并报表,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顺流逆流交易、反向购买等非常规业务主要在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中介绍。
三、长投第一步:
基本概念与个别报表处理
刚开始学习注会的时候,仅需要掌握长投的基本概念和个别报表的处理就可以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给各位朋友总结了长投初期该看的知识点,掌握这些你就往下学就可以了,其余的部分等基础逐渐牢固了、分录逐渐熟练了之后再学习第二步和第三步。
(一)基本概念(教材93至95页)
了解会计当中权益类投资的计量方法,简单总结成下表:
当然书上关于什么是重大影响、什么是控制会有概念的介绍,利用一般的常识就能判断,至于合营安排中的共同控制,等到合营安排时候再学习。
(二)初始计量(教材96至页)
这部分主要讲最开始的时候长期股权投资该记多少,书上说的很绕,简单点说就是有两种计量方式,一种是按照账面价值计量(同一控制下),另外一种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重大影响、共同控制、非同一控制下)。所谓的账面价值,就是账面上的数字,所谓的公允价值就是实际购买股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论是现金还是发行证券,支出了多少钱公允价值就是多少。
无论是哪种长期股权投资,审计、法律等服务费都计入当期费用。
(三)后续计量(教材至页)
后续计量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成本法(控制类长投),另外一种是权益法(重大影响、共同控制)。
成本法很简单,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就计入投资收益,不发放股利的,就原地不动。只需要记住这一笔分录就可以了。
权益法稍微麻烦点,需要两步,第一步需要调整“负商誉”,“所谓负商誉”就是购买该长投时发生了折价,比如该笔长投账面价值元,公允价值元,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差额元计入营业外收入,如果是“正商誉”的话,则不需要调整。
第二步是每年按照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结合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为了始终保持长投价格的公允性,在计算企业被投资盈亏的时候,也要把被投资企业当年的净利润调整成购买时候的公允价值,这样保证重大影响类长投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一致性。
这些会计处理的原理我会在我的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