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针疗法——内科篇》之慢性腹泻
临床上如腹泻持续或反复超过2个月,可称为慢性腹泻。慢性腹泻可由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以外的慢性病变以及其他原因而引起。病因有时为器质性的,有时为功能性的。其中,颈椎病与慢性腹泻也有关系。
一、病因病理
当颈椎体发生移位,椎动脉可直接受压迫或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发生血管痉挛,出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量降低,继发下丘脑缺血,使内脏神经功能失调。由于夜间长时间的睡眠,极易引起颈椎曲度改变,加上清晨起床前后的颈部活动,从而加重了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使体内血流量的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加剧了下丘脑缺血,出现比在其他时间更明显的清晨肠鸣音亢进、腹痛、腹胀、便急、腹泻或下坠感。
二、临床表现
1、晨起便急,便前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肠鸣即泻,排便下坠感,泻后即安。日腹泻可2--15次。排不消化便或稀粪。
2、有明显头痛、头晕、颈椎酸痛或肢体麻木等颈椎病症状。
三、诊断要点
1、有颈椎病史,每日大便次数2次以上,连续或反复超过2个月。
2、有头晕痛、颈酸痛等颈表现,晨起便急,便前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腹泻。
3、触诊:颈部肌肉紧张,C5—7或至T1棘突不对称,或颈椎活动受限等。
4、大便常规检查:大部分镜检阴性,部分病者可出现白细胞及食物残渣。
四、应力针治疗
处理偏歪的颈椎C4以下棘突,枕边线,紧张的汇聚点一次治愈或明显减轻
五、临床统计
冷老师在近20年里运用《应力针疗法》治疗该类患者近三万余例,总有效率97%,治愈率92%。部分患者配合针灸中脘、气海、天枢、关元、肾腧穴、命门穴、大肠腧。
冷柏林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