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川哥讲会计” )万元。
“也就是说,A企业付出了万的钞票,得到了股权。”川哥对案例做了总结。
阿华:“那就是借长期股权投资万,贷银行存款万对吧?”
川哥:“对于购买资产来说,主体思路正是你说的那样,可是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就是说A企业合并了B企业,但是他们在合并之前就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也就是说往上追溯几个层级是一家人。为了防止集团层面翻云覆雨,所以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不以合并成本为准,而是以该项长投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准。”
阿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就是借长期股权投资万,贷银行存款万对吧?”
川哥:“回答正确,加十分!如此以来,借方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一个标准入账,贷方的银行存款按照实际的付款入账,贷方用的是另一个标准。于是,借贷方不可避免的出现差额,应该怎么处理呢?索性就把这个差额记入资本公积了。”
阿华:“原来如此呢,那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呢?”
川哥:“根据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合并成本确认,贷方付出的值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案例:年5月20日,A企业以万元作为对价取得B企业60%的股权(能够实施控制),该项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前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均相同。合并日,B企业相对于最终控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为万元,公允价值为万元,合并相关费用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万元。
川哥:“很显然,贷方付出的是万元,而这里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该以合并成本作为长投的初始投资成本,那么借方长期股权投资也就是万元,如此一来,借贷方就不存在差异的问题了。”
阿华:“我明白了,借长期股权投资万,贷银行存款万,可是还有一点点不明白,那么合并相关费用记入哪儿呢?”
川哥:“无论是同一、还是非同一,只要是企业合并,相关费用记入管理费用即可的。”
阿华恍然大悟,川哥似乎听到了阿华隔空鼓掌欢呼的声音:“我的个神啊,终于搞明白了呢!谢谢川哥,再劳烦你一下,第三种情况呢?”
川哥非常的有成就感,继续说:“第三种就不是企业合并了,也就是说还达不到控制的程度,只能达到重大影响或者共同控制,但是依然是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借方的长投应该按照支付的对价入账,而且与企业合并有所不同,相关费用要进入成本。比如下例”
案例:年5月1日,A公司购入B公司20%的表决权股份,能够施加重大影响。购入时支付万元,相关费用1万元,购入时B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万元。
阿华:“我知道了,根据川哥的描述,相关费用应该记入成本,所以应该是借长期股权投资万,贷银行存款万,我答对了,夸我吧哈哈!”
川哥:“的确应该夸你,总之你记住一句话,用钱购买长投,借方长投,贷方钱钱或者其他的资产,一般来说借方的长投金额都是贷方的对价,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特殊情况,记住这个特殊就对了。对于相关费用你也掌握得不错,只要是企业合并,无论同一还是非同一,记入管理费用,而合并外取得长投,那就把相关费用费用记入成本。”
“不过,你还有一点特殊应该记住,那就是,初始投资成本万元和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万元(×20%)相比较小了19万元,这就要确认营业外收入了。也就是再做一笔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19万元,贷营业外收入19万元。”
阿华:“如果大于了呢?比如初始投资成本是万元,假如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万×20%,这样需要记入营业外支出1万吗?”
川哥:“哦,不不不,小于的时候确认营业外收入,大于的是时候,我们是姑且认为多出去的部分是商誉,就不必单独出来做什么了。”
阿华:“资产的套路就是,取得——持有——处置,今天我把取得领会了,谢谢!”
川哥会心一笑:“对你有用,我就开心。”
窗外,一个网络作者在仰望星空;室内,一个考生开始做几个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