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在生活中,经常能从长辈们口中听到:“父母是怎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带大......”之类的说法,这一系列行为背后似乎也饱含了长辈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疼爱。但就在前不久,听说了一个关于给孩子“把屎把尿”带来伤害的事例。
医院的儿科,一对年轻的夫妻以及两位老人带着一个不到2岁的宝宝前来就诊,家长说宝宝从早上起来就一直哭闹不止,而且一天都没有大便,家人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医生询问最近的饮食情况并无不妥,医生查体后发现宝宝肛门处有一明显的脱出物,原来这个宝宝是发生了脱肛。家人们都很疑惑这么小的宝宝怎么也会脱肛呢?
再次追问病史,得知小孩经常使用尿不湿会引发小屁股潮红、湿疹等不适,故频繁地给孩子“把屎把尿”,殊不知正是这个不经意的行为,居然是导致宝宝脱肛的主要原因。其实,这类事件的发生早已屡见不鲜,这不禁引发了人们思考:给孩子“把屎把尿”在表达爱意的同时,是不是也会带来伤害呢?生活中,该不该摒弃这种“爱的行为”呢?
医学上将肛管、直肠粘膜或全层甚至乙状结肠脱出肛门以外,称为直肠脱垂,简称脱肛。长期腹泻、长期慢性咳嗽、营养不良等都是导致直肠脱垂的原因,腰骶部疾病、直肠周围神经功能损伤等也会引发脱肛。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能见到的1~3岁“脱肛”患者,大部分的发病原因是“把屎把尿”这一行为。
这是因为:婴幼儿的骶骨弯曲尚未形成,直肠呈垂直状,若腹内压力增高,直肠会因为失去骶骨支持而发生直肠脱垂,家长给孩子“把屎把尿”的姿势,会使宝宝的腹压增大,加上宝宝缺少骶骨支撑,便会出现直肠下滑而形成脱肛。因此,在宝宝尚不能自行表达排便意愿的时候,频繁的“把屎把尿”动作,就成为了导致宝宝脱肛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家长们对待婴幼儿时期的宝宝应该尽量适度的对孩子“把屎把尿”,或者尽量不要对宝宝"把屎把尿",可以选择尿不湿或纸尿裤,待孩子能够自行坐立并能简单交流的时候,训练宝宝坐便如厕,同时培养孩子对排便意识的反馈交流能力,以此预防脱肛的发生。一昧固守没有科学依据的“传统”,非但不能尽展长辈之爱,反而对宝宝的健康成长不利!
用尿不湿的孩子更容易得尿布疹吗
“尿不湿太闷、不透气所以才会得尿布疹,是不是用布尿布就好了?”事实恰恰相反,用尿布后会湿乎乎的一片,湿布紧贴皮肤,更容易导致尿布疹的出现。
另外,布尿布的清洁方面也是问题,一旦不能有效清洁的话,很可能造成宝宝皮肤感染。所以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宝宝还是使用尿不湿较好哦!但是,尿不湿一定要给宝宝及时更换,保持小屁屁干爽透气,才能有效地预防尿布疹。
预防宝宝尿布疹,应该怎么做?
?无论是纸尿裤还是布尿布的宝宝,预防尿布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勤换,如果尿片上有大便时更要立即更换。
?如果使用腹部和腿部有松紧带的防水尿布裤或纸尿裤,应确定尿布包好后里面仍有空气流通。
?臀部皮肤被污染要及时用流动温水清洗干净,然后用柔软棉布蘸干表层水分,不可擦拭。
?平时在给宝宝穿尿布前,都要将含氧化锌的护臀膏涂抹于小屁屁处。
宝贝健康防御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