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的苍山县是我国胃癌发生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但非常奇怪的是,距离苍山县不足公里的栖霞县却是中国胃癌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而且不光是胃癌,它们的肠癌发病率也有显著的差异。为什么相距并不远的两个地区,胃癌的发生率却有天壤之别呢?
研究人员发现,这两个地区的胃癌发生率相差12倍的主要原因是,苍山县每人每年平均吃五公斤某种蔬菜,而栖霞县的人均摄入量则远远没达到这个数值。
这种蔬菜里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可以阻止体内的亚硝酸盐转变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有力的致癌物质。而且这种蔬菜里边还含有一种特殊的氨基酸。有动物实验证明,这种氨基酸可以减少癌细胞的增殖,增长实验动物的寿命,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亚硝酸盐和胃里的胺结合产生亚硝胺
我们给两只实验鼠注射相同剂量的肿瘤诱导剂,其中一只实验鼠每天喂食这种神奇的蔬菜汁,解剖后发现,喂食神奇蔬菜汁的实验鼠的肿瘤明显小于没有喂食蔬菜汁的小鼠。这说明了这种蔬菜汁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出现和生长的作用。
注射肿瘤诱导剂
喂食神奇蔬菜汁
两个实验鼠肿瘤大小不一致
那么,这种可以起到一定抗癌作用的蔬菜究竟是什么呢?
苍山县之所以是胃癌发生率全国最低,就是因为这一地区的人每年吃蒜超过五公斤。而胃癌高发的栖霞县的人均吃蒜量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但如果吃蒜没吃对,就会有三大致癌隐患!!!
吃蒜三大致癌隐患
大蒜本是抗癌法宝,但是如果食用方法不对,不但不会抗癌,很可能还会致癌。有三种错误的吃蒜方法,会把抗癌蒜变成致癌蒜。
误区一:
大蒜炝锅
大蒜炝锅,是很多人在做菜的时候都会采用的一个步骤,但是这个工序会使抗癌大蒜素消失,还会产生一种致癌的物质。
大蒜除了含有大蒜素以外,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淀粉。这些淀粉在高温的作用下,可以产生2A类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这种物质长期在体内积累以后,会损伤人体细胞的DNA,增加癌症发生的概率。
蒜蓉炸虾、蒜蓉炸茄盒等菜的烹饪过程中需高温烹调大蒜,产生丙烯酰胺,增加癌症风险。
误区二:
生蒜
许多老北京吃炸酱面的时候,都是生蒜一口一口嚼着吃的,但实际上大量吃生蒜会刺激胃肠,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还有很多人认为蒜有杀毒消菌的作用,拉肚子的时候应该多吃蒜,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当我们拉肚子时,我们的肠壁充血、水肿会非常严重,如果此时再吃生蒜这种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增加腹泻的次数。
误区三:
烤蒜
烤大蒜被称为毒素双煞,因为它在烤制的过程中,除了会产生丙烯酰胺以外,还会产生一种叫做苯丙芘的毒素,而苯丙芘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苯丙芘不一定是大蒜本身产生的,可能是它和其他的物质烧烤的时候,别的物质传递给它的。因此,我们最好尽量少吃烤大蒜。
正确的吃蒜方法
生蒜里的大蒜素含量很高,但刺激性很强,而爆炒的蒜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因此,我们可以选择食用蒜的衍生品。
蒜的衍生品
1.油泡蒜
因为大蒜素是能够溶于油脂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大蒜切碎,用香油或橄榄油浸泡一个小时后,直接倒油在菜上,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蒜的刺激性。
2.蜂蜜糖蒜
蜂蜜糖蒜既保留了蒜的抗癌作用,又减小了大蒜对胃肠道的刺激,是非常好的大蒜衍生食物。用蜂蜜代替蔗糖,不但使糖蒜的味道更好,而且更适合血糖高的人食用。
制作方法
1.在新蒜上市的时候,选用紫皮大蒜或白皮大蒜,剥去外层的老皮,剪去一截蒜把儿,切去底座比较脏的一截。
2.把蒜清洗干净,在水里放入两勺盐,把清洗好的蒜浸泡在淡盐水中,大约浸泡24小时。
3.把浸泡好的大蒜头朝下控干水分,用餐巾纸擦干,整个码进玻璃密封瓶或瓦罐内。瓶子里会有很多的空间,可以用掰开的蒜瓣填满,但要注意,掰开的蒜瓣也要带皮。
4.我们可以按每个蒜一勺蜂蜜的量,把蜂蜜倒入容器,随后倒进米醋,米醋要没过大蒜。这时可以加入一点点盐,盐尽量少放,如果你的血压偏高,最好就不要放盐。
5.最后把容器密封,不用晃动,腌制3-4周就可以食用了。
3.腊八蒜
腊八蒜是用醋泡的,蒜的刺激性会小很多,而且醋并不会影响大蒜素的成分。腊八蒜不仅能去油腻、开胃,而且有一定的抗癌功效。但是腊八蒜一般需要泡很久,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一天就可以泡成地道腊八蒜的速成方法。
制作方法
1.先把剥好皮的蒜切去头尾。
2.用牙签插入大蒜,使得大蒜头尾贯通。
3.将穿好孔的大蒜放入密封容器,加入白酒,白酒最好度数高一点,然后放入5克冰糖。最后倒入白醋,白醋要没过大蒜,密封后放在室温下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大蒜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但是如果食用方式不对,就会很容易致癌。因此,我们平时最好多吃蒜,并且在食用蒜的时候讲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