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案例反复腹痛,迁延不愈,原来竟是

今天是北京专家、医学博士后薛净主任在我院会诊的第四天。今天的科室里,来了这样一位病人。

患者性别女,年龄55岁,自己描述说腹部反复疼痛,偶尔便血,症状时好时坏,断断续续的已经有一年多了,总不见好。

自己买来各种调理身体的中西药,吃了一大堆,就是不见好。

直到最近,症状也没有好转,想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刚好听说北京胃肠专家来了,于是就在家医院。

科室内,薛净主任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病症,医院之前有没有吃过东西、喝水,近期是否有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等,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便建议患者立即进行肠镜检查。

肠镜下,可见一枚直径0.5cm左右的小颗息肉,看上去问题倒不大。

紧接着退镜观察中,看见了下图↓↓↓:

这是一处凹陷,凹陷处可见食物残渣,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却纹丝不动。

换个角度看,从形状上,很像是一枚息肉。

但是凑近看,这个“息肉”,看起来软趴趴的,丝毫没有一般息肉那种“威武硬挺”的感觉。

这种情况,换了我肯定会有点犹豫。

但好在薛净主任有过多年临床经验,对胃肠镜的操作和镜下可能出现的各种病变了然于心,她熟练地将嵌顿于肠壁凹陷处的异物反复冲洗并用活检钳钳取了出来。后跟身旁人解释,这是食物残渣嵌顿在结肠憩室形成了炎症,病人的腹痛,很大可能就是由此引起的。

还好主任经验丰富,这个真的一不小心就会当成是息肉来处理。

1什么是结肠憩室?

肠壁由里到外是由黏膜层、肌肉层及浆膜层等组成。结肠憩室的形成,通常是由于肠道内有薄弱的地方,当肠道压力增大,这处薄弱就会向外形成一个小鼓包,类似于囊袋样结构,从里面看就是一个凹陷,大小为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结肠憩室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以后天性为多。憩室炎在男女中发病几率相近,多发于老年人和便秘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有数据显示40岁以前憩室炎发病率小于5%,60岁占30%。

2结肠憩室炎有哪些危害?

憩室本身并不会造成任何问题,但当其开口被阻塞,存积了食物残渣和粪石时,则容易引发憩室炎。这和阑尾炎的发病原理很像。

憩室有炎症,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一般提示出现了憩室炎并发症。且其症状和急性阑尾炎的体征非常相似,经常有患者在进行阑尾手术的时候,才发现是憩室的问题而非阑尾炎。

3结肠憩室会不会恶变?憩室是一种良性病变,一般不会恶变,但有报道有结肠憩室炎的病人,结肠癌检出率是1%到2%,相比普通人群结肠癌患病率还是很高的,可能与长期慢性的炎症刺激有关(慢性炎症是诱发肿瘤的一个因素)。

所以,有肠憩室的朋友要注意做结肠镜复查,一是了解憩室有无变大或增多,二是看有没有新生病变。

如果只是单纯体检发现,可以不必处理,平时注意饮食多吃果蔬,多喝水,预防大便干硬,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预防粪块堵塞憩室而引起发炎。

4结肠憩室炎应该如何治疗?

结肠憩室病易反复发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

对无症状的结肠憩室病人一般无需治疗,而对有症状的结肠憩室病及其并发症首先以内科治疗为主,可使用抗生素、进食高纤维含量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扥对症处理以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发展。

对于发生严重并发症及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结肠憩室病需采取手术治疗,若有穿孔、瘘管形成、肠梗阻、大量出血等并发症时则须急行手术治疗。

应严格掌握手术方式,须在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前提子下,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局部炎症程度,结肠憩室的大小、多少、部位,引起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肠镜检查结束后,患者松了一口气,连连感谢薛净主任,若不是这次薛净医生专业细致的检查,不知道自己还要被这个病症困扰多久。

薛净主任是北京医学博士后,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0来年,对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的的诊断与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尤其擅长胃肠镜下诊断治疗胃肠疾病,并专注于肠粘膜屏障的研究,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多篇临床论文获得国家、省级及军队科研课题多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et/6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