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车市最诡谲的事莫过于特斯拉了。
一边是舆论一边倒的骂声一片,质量问题不断,起火自燃、自动驾驶失灵、刹车失灵、厂商随意割韭菜……;
一边是销量像坐了火箭一样上升,9月ModelY以超3万台销量打破哈弗H6神话登顶榜单第一,当月特斯拉在华累计销量破5.6万辆,创历史新高;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新车辆,再次刷新记录。11月1日,美股特斯拉收盘大涨8.49%,市值再创新高,达1.2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4万亿),是丰田的五倍之多。
问题来了,为什么特斯拉的销量和市值越骂越高呢?
首先,要清晰一点:
当我们在骂特斯拉的时候,究竟在骂什么?
一是公关。每次事故发生后,特斯拉的公关不但不去灭火,反倒是火上浇油,激怒消费者和用户;
二是做工和安全。特斯拉的做工一直饱受吐槽,车身缝隙、用料质感、NVH性能完全没有一台30万高端电动车该有的样子;还有特斯拉自动驾驶安全性、刹车系统隐患、用电安全,也是备受争议。
三是售价。特斯拉的直营模式,虽然杜绝了终端加价的现象,但消费者不知道你特斯拉供应链成本的浮动,只看到指导价的涨跌,而且大多数时候只见跌不见涨,随意“割韭菜”是实锤了。
在我看来,特斯拉这些看似饱受吐槽的争议点,恰恰是特斯拉销量越骂越高的杀手锏。
先说公关。
公关是啥?往小了看是车企处理危机事件的行为决策,往大了说,也是车企营销和价值传播方式。
目前绝大多数主机厂的公关理念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顺应消费者需求,解决问题。特斯拉恰恰相反,就怕事情闹不大,其经典公关话术:我们绝不妥协。可以说从一开始,特斯拉的公关,准确的说是营销理念就是不走寻常路。
比如定位。
年,特斯拉推出了第二款豪华电动轿跑——ModelS,售价近百万、零百4.4秒,于当时日产聆风、三菱i-Miev、宝马i3、比亚迪F3DM等主流新能源产品而言,特斯拉树立了高端、时尚、科技的定位,在电动车还未普及前,这无疑是一冒险行为。
而为了实现这一定位,特斯拉做了很多传统车企从未做过的事:
首先,特斯拉把创始人马斯克包装成“钢铁侠”,通过马斯克本身去讲故事,他本人频繁出现在各种镜头前,谈他的过去,谈特斯拉的未来,将马斯克和特斯拉深度绑定,在把马斯克打造成“superidol”的同时,特斯拉也成了“流量明星”。此外,特斯拉初期注重口碑的推动力,重视让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驾车体验,采用很多互联网营销方式;
其次,特斯拉早期还邀请了大量名人、政客、影星、企业家作为自己的第一批客户,并通过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我们熟知的理想创始人李想就是ModelS的第一批中国用户;
再者,利用有趣的事激发公众好奇心。举两个例子,年,SpaceX发射火箭的时候,还把一辆特斯拉送入了太空,整个过程观众都可以在YouTube上观看,彼时YouTube单平台上的观看人数就高达一千七百万;还有年Cybertruck发布会,特斯拉以铁球砸玻璃为噱头,成功了固然名利双收,即使失败,这种极富有戏剧效果的转折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