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必考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企业合并(后续→成本法)

企业合并外以其他方式(后续→权益法)

同一控制下(权益结合法)

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法)

(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贷:负债(承担债务账面价值)

   资产(投出资产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差额,可能在借方)

借:管理费用(审计、法律服务等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

(1)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

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资产处置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

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性房地产)

主营业务收入(存货)

其他债权投资——成本等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

借:管理费用(审计、法律服务等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

同时:相当于处置一项资产(资产公允与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或反分录)

(其他债权投资等)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留存收益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或反分录)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含手续费)

应收股利(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贷:银行存款

初始投资成本比大小,是否调成本。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股本(股票面值*股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股票发行手续费)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贷:股本(发行股票的数量×每股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权益性证券发行费用)

 贷:银行存款

(3)企业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未跨界,不处理权益法下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资本公积,待处置时才处理。

同控:入账成本=原账面价值+新账面价值

a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成本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借差)

盈余公积(借差)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差)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贷差)

合并日,同控下不处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模式下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待处置时才处理。

B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同控:入账成本=账面价值+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借差)

盈余公积(借差)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差)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库存商品/原材料等(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贷差)

(2)多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

①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成本法)

未跨界,不结转权益法下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资本公积,待处置时才处理。

非同控:入账成本=原账面价值+新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股权账面价值+新增投资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银行存款(新增投资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等(公允价值)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②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跨界:视为先卖,后买。

非同控:入账成本=原公允价值+新公允价值

a原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先出售,后买长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差额或借)

留存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差额或借)

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等(公允价值)

借: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b同时:(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或留存收益

(或反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

(一)取得时

企业合并(包括:同控非同控)

(二)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及收到股利

借:应收股利(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三)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一)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企业合并外以其他方式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含手续费)

应收股利(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

①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②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二)投资损益的确认

1.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2.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注意:净利润考虑因素:优先股股利;会计政策;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顺流逆流)

项目

投资时点被投资方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内部交易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存货

调整后的净利润=被投资方当期实现净利润-(投资时点存货公允价值-存货账面价值)×当期出售比例

不需要区分交易发生当期或后续期间

①交易发生当期

调整后的净利润=被投资方当期实现净利润-(存货内部交易售价-存货账面价值)×(1-当期出售比例)

②后续期间

调整后的净利润=被投资方当期实现净利润+(存货内部交易售价-存货账面价值)×当期出售比例(即上期尚未出售部分,在本期出售)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以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为例

调整后的净利润=被投资方当期实现净利润-(资产公允价值/尚可使用年限-资产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当期折旧、摊销月数/12)

①交易发生当期

调整后的净利润=被投资方当期实现净利润-(资产售价-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售价-资产账面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当期折旧、摊销月数/12)

或:

调整后的净利润=被投资方当期实现净利润-(资产公允价值-资产账面价值)/尚可使用年限×(当期折旧、摊销月数/12)

不需要区分交易发生当期或后续期间

②后续期间

调整后的净利润=被投资方当期实现净利润+(资产售价-资产账面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当期折旧、摊销月数/12)

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相关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金额是通过在以后期间计提折旧予以实现的,所以在内部交易的以后期间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对应的折旧(或摊销)的金额应调整增加后续期间的净利润

(三)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的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相反分录。

(四)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

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收到时

借:银存存款

贷:应收股利

(五)超额亏损的确认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长期应收款——超额亏损

预计负债

(六)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相反分录

(七)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借:资产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八)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可以重分类进损益的)

留存收益(不可以重分类进损益的)

(或反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转换六种情形

转换形式

账务处理

增资

(持股比例

上升)

(1)

公允价值计量→长投(权益法)

(跨界:视为先卖,后买)

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跨界,视为先卖后买。(只要转变为权益法,先比较有利差或不利差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留存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银行存款(新增投资成本)

营业外收入(当期有利差额)

同时:(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或留存收益

(2)

长投(权益法)→长投(成本法)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

(未跨界)

未跨界,不处理权益法下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资本公积,待处置时才处理。

同控:入账成本=原账面价值+新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借差)

盈余公积(借差)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差)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贷差)

未跨界,不结转权益法下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资本公积,待处置时才处理。

非同控:入账成本=原账面价值+新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原股权账面价值+新增投资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银行存款(新增投资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等(公允价值)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3)

公允价值→长投(成本法)

(跨界)

合并日,同控下不处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模式下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待处置时才处理。

同控:入账成本=账面价值+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借差)

盈余公积(借差)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差)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库存商品/原材料等(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贷差)

跨界:视为先卖,后买。

非同控:入账成本=公允价值+公允价值

①原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先出售,后买长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差额或借)

留存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差额或借)

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等(公允价值)

借: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②同时:(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或留存收益

(或反分录)

减资

(持股比例

下降)

(4)

长投(成本法)→长投(权益法)

(追溯调整:会计政策变更)

①终止确认出售部分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

②剩余部分追溯调整投资时点(比大小:调整有利或不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当期)

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③追溯调整损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扣除宣告发放的股利)

贷: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④追溯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长投(权益法)→公允价值计量

(跨界)

跨界,先卖后买(权益法下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全部反向结转)

①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出售部分)

——损益调整(出售部分)

——其他综合收益(出售部分)

——其他权益变动(出售部分)

投资收益(借或贷)

②借:其他综合收益(全部)

贷:投资收益(可转损益部分)

盈余公积(不可转损益部分)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不可转损益部分)

或留存收益

(或反分录)

③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反分录)

④借:交易性金额资产(转换日公允价值)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转换日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剩余部分)

——损益调整(剩余部分)

——其他综合收益(剩余部分)

——其他权益变动(剩余部分)

投资收益(借或贷)

(6)

长投(成本法)→公允价值计量

(跨界)

跨界,先卖后买

①确认有关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出售部分)

投资收益(差额)

②剩余股权投资转为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剩余部分公允价值)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剩余部分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剩余部分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zz/6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