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日稀大便等于或者超过3次(不论有或无粘液及血)称为腹泻病。腹泻病在我国属第二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
夏秋季节是小儿腹泻病的流行季节
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小儿就会多起来,且以2岁内的婴幼儿多见。孩子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另外,小儿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母乳或某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大体分为两类:
第一类: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小儿腹泻的五种原因--如饮食喂养不当或天气变化均可引起腹泻。饮食方面引起的腹泻包括:
1)进食过多或过少;
2)食物成分改变,加糖过多(反之,糖分摄我入过少易引起便秘);
3)添加辅食过快,引起不适,天气炎热时给孩子断奶等;
4)天气变化如孩子受凉,可使肠到功能紊乱;
5)气候炎热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第二类: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小儿腹泻的三种原因
1)如孩子进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洁,使细菌进入体内造成腹泻;
2)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肠到菌群失调引起腹泻;
3)小儿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咽炎等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均可造成腹泻。七分养就是这个道理。
小儿腹泻主要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并不是一种疾病,多见于过敏性体质,即表现为虚胖并伴有湿疹的小儿。生后不久就出现腹泻,但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长满意。大便的显微镜检查及细菌培养均无异常发现。虽经多方治疗也不见效果。多在添加辅食时可得到缓解,因此不需要特殊治疗;
2)饥饿性腹泻--有的家长为防止孩子进食过度,对饮食加以限制,而忽略了孩子的正常需要量。这种情况下,因肠蠕动增加引起大便次数增加,大便量不多,可带有较多的粘液,粪便检查也无任何异常。随着逐渐添加饮食,腹泻就会停止。
实例:一个孩子已经6个多月了。出生后即用牛奶喂养。从3个月起,在牛奶中加了些糕干粉,大便次数稍有增多。家长怕是由加糕干粉引起,去掉糕干粉,单以牛奶喂养。每日喂5次,每次牛奶量毫升。后来大便次数增加到每天5-6次,大便中粪质少,粘液多,色发绿,带泡沫。孩子食欲很好,往往不到喂奶时间就哭闹,家长因孩子大便次数多,认为是消化不良,不敢增加奶量,不敢添加辅食,一直按原量喂牛奶。孩子日益消瘦。后经医生检查,认为腹泻是由饥饿引起,从少量开始添加辅食,大便次数并没有因加了辅食而增多。在严密观察下,继续增添辅食质量。半个多月后,大便次数减为2-3次,性质也见好,孩子也不再哭闹了;
3)细菌性痢疾--也是引起小儿的常见疾病,但是临床表现与一般小儿腹泻不同,小儿便意频数,大便量较少,多带有脓血。大便显微镜检查可见较多脓细胞、红血球和吞噬细胞;大便培养可发现痢疾杆菌;
4)婴儿出血性肠炎--也称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或节段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及便血。起病与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大致相同,每日腹泻数次至十余次,开始为稀粘便,经治疗病情反逐渐加重,出现典型的血水样便或果酱样便,全身症状也明显加重,表现为高热、频繁呕吐、腹胀,甚至可出现抽风、昏迷及休克;
5)鼠伤寒--因食入了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肉、蛋及奶类食品引起(特别是食品中带有污染的活菌时),患儿除腹痛、呕吐外,腹泻是突出的表现,大便的性状呈多种多样,如水样便、粘液便甚至脓血便。只有在大便培养出致病菌后,才能明确诊断。这种病还可在新生儿及早产儿中发生爆发流行。
医院医院罗芬萍教授
未完待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