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学习谢英彪先生治疗胃痛胃胀的3个经验方。01
行气拈痛汤治疗急性脘腹痛
木香10克,炒白芍、延胡索各10~30克,枳壳、郁金、徐长卿各10克,炙甘草5克
急性脘腹痛可因寒凝、血瘀、郁热、湿热、腑气不通、结石内阻等多种原因导致,气机郁滞,不通则痛是共同的病理变化。
不论哪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脘痛疼痛,必须参合理气、行气、顺气的方法,使气机通畅,方可缓急止痛。
本经验方之立方要点,在于调畅胃肠肝胆郁滞之气,使之“通则不痛”。
本方以木香为主药,木香行气作用温和,作用部位广泛,总管一身上下内外诸痛,但以中焦脾胃气滞为主要适应证,为临床行气止痛的代表药,可用于各种气滞疼痛之症。
白芍、炙甘草、延胡索为本方辅助药,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临床脘腹胁肋疼痛必用之品,白芍与甘草配伍,酸甘化阴,镇痛作用更强。
延胡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行气中之血,为活血行气之药,气行血活,血脉流畅,气道通畅,则疼痛缓解,对于急性脘腹痛及胁痛、疝痛、痛经均适合。
枳壳、郁金理气和中止痛,为本方佐药;徐长卿为使药,该药是一种尚待开发利用的镇痛良药,经笔者临床观察,徐长卿煎剂单独口服也有良好的缓急止痛效果。
本方组成少而精,相辅相成,共奏缓急止痛功效。
1.肝气郁结
见上腹部或右胁下胀痛,或痛及肩背,或胸、脘、腹部痞闷,嗳气,或矢气后疼痛稍减,每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苔薄脉弦者,加八月札、九香虫各10克,以增强疏肝理气止痛药力。
2.血行瘀滞
见脘腹疼痛较剧,或如针刺,舌有紫点或紫气,舌下经脉青紫粗大者(这是判断血瘀证的经验之一),加五灵脂10克,制乳没各10克,以活血化瘀拈痛。
3.中焦寒凝
见脘腹冷痛,受凉加重,热熨痛缓,苔白脉弦紧者,加干姜6克,乌药10克,吴茱萸3克,以温经散寒定痛。
4.胃部郁热
见胃脘灼热疼痛,口苦,嘈杂吞酸,苔黄者,加姜川连3~5克,蒲公英、川楝子各10克,以清胃泻热止痛。
5.腑气不通
见腹部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多日未解,口苦口臭,苔黄腻,脉弦紧者,加生大黄10克(分2次后下),风化硝10克(冲服),红藤30克。
6.大肠湿热
见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或夹黏液及脓血,或伴里急后重,苔黄腻,脉滑数者,加川连5克,白头翁15克,藿香、佩兰各6克,去枳壳、郁金,以清肠化湿,缓急止痛。
7.脾胃虚寒
见脘腹疼痛,时轻时重,喜暖喜按,空腹痛甚,食后缓解,大便溏不成形,形寒怕冷,神疲乏力,舌苔淡白,脉细者,加炙黄芪15克,党参10克,桂枝6克,以温健脾胃定痛。
8.胃阴不足
见胃脘灼热疼痛,恶心嘈杂,消瘦口干者,加麦冬,石斛,川楝子各10克,去枳壳、郁金、徐长卿,以滋阴养胃缓痛。
9.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面积较大,泛酸明显者,加乌贼骨15克,川贝母、白及各10克,以护膜生肌止痛。
02加味连苏饮治疗胃脘痛
苏叶5克,黄连3克,吴茱萸1克,白蔻仁2克,炒黄芩6克,炒白芍10克,青陈皮各6克,炙甘草2克
连苏饮系从薛生白《湿热病篇》第17条“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2味煎汤,呷下即止”演变而来。
近代大名医张简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吴茱萸、白蔻仁2味药,广泛用于胃脘痛、呕吐、嘈杂、嗳气等多种胃病。
医院濮青宇副院长等张氏弟子对此方运用得出神入化,收效甚佳。
余从60年代起学习运用此方,更添加了5味中药,组成加味连苏饮。
方中苏叶辛温,能通;黄连味苦,能降,为本方君药,起到辛开苦降,斡旋气机的功效,顺应了胃气下行之性;
吴茱萸、白蔻仁温通相合,行气开胃,疏畅气机,为本方臣药;黄芩协助黄连苦降清胃,青皮、陈皮、白芍增加本方理气和胃、缓急止痛功效,同为佐药;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用量极轻,为名医张简斋先生一贯用药轻灵平和之风格,即“四两拨千斤”之意也。
在临床中,可根据胃病的寒热不同而调整其黄连与吴茱萸的药量比例,偏于胃热者黄连与吴茱萸用量为3:1,偏于胃寒者可改为1:3或1:2。
03理气消痞汤治疗胃胀
木香10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青皮、陈皮各6克,娑罗子6克,刀豆壳10克,沉香曲6克
胃胀即胃脘痞满,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胃内有过多气体,使上腹部痞闷,胀满不适,是胃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除了器质性疾病造成胃胀外,非器质性疾病因素也可令胃部功能紊乱而导致胃胀。
一些人长期活动量太少,能量消耗少,胃消化功能减弱,常出现食后或少食即感胃胀;过度疲劳、失眠、精神紧张、情志抑郁也可使消化功能紊乱而食欲不振、食后胃胀等。
中医认为形成胃脘痞胀不适的原因病机很多,多是肝胃不和、气机不畅;或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司;或食积不消、中焦郁滞等。
尽管胃胀病机复杂,但以气滞为主要病理。本方立意为理气和胃,宽胀消痞。
木香香气浓烈,行气消胀作用甚佳,长于行脾胃、大肠气滞,为本方君药;
枳壳、郁金、青皮、陈皮均为行气和胃、消痞除满的佳品,同用后起协同作用,消胀作用更佳,同为臣药;
娑罗子、刀豆壳疏肝气,消胃胀,为余喜用,系本方使药;沉香曲降气宽胀,价格不贵,为使药。
综观全方,具有良好的理气和胃,消痞除胀功效,经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本经验方具有显著的帮助胃动力作用。
1.因肝胃不和而见胃痞满作胀,情志抑郁时则痞胀加剧,且伴脘痛嗳气,苔薄白,脉弦者,加柴胡6克,炒白芍10克,苏梗6克,金橘叶6克。
2.因饮食积滞而见胃脘痞闷,胀满不适,泛腐吞酸,并伴疼痛,嗳气厌食,脉弦,舌苔厚腻者,加莱菔子10克,焦楂曲各10克,谷麦芽各10克。
3.因脾胃虚弱而见胃脘痞胀不适,饮食稍多则加剧,食少,食入难化,或伴绵绵隐痛,泛吐清水,面色苍白无华,乏力神倦,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淡,脉濡弱者,加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砂仁4克(分2次后下),扁豆衣10克。
点此进入凤凰中医书城,更多好书等你发现!I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开中药处方的经验》,谢英彪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1,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I友情提醒: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具体请咨询执业医师。·不被承认,只为救人!民间中医抗疫记:一群夹着尾巴的逆行者·深度好文!我医院校?·张伯礼:为了利益,海外跨国集团收买一些败类故意抹黑中医药!·张伯礼:美国把瑞德西韦吹为“抗疫神药”,是饥不择食!中国抗疫,全球唯一·到底是谁:把湖北省民间中医罗志昌送进监狱·仅三味药治愈慢性咽炎·学中医不可不读的六本医案·这是一张补肾鼻祖方!仲景先师将其评价的得淋漓尽致·一个好中医,医院,几千年的中医,岂能毁于一旦!·一味中药泡水喝,肝好了,胃也好了·一饿就难受,吃一点就饱,我终于找到主方了·怎样才能远离癌症?听听李可等几位名医怎么说·李可老中医:拿东方的东西向西方靠拢,只能自我毁灭!·李可老中医在澳洲演讲稿:谙熟药性再权衡剂量!辨证论治要谨守中医思维·大医不出,苍生可济!看看真实的李可:“救命先生”李可和他的弟子们!·袁今奇治疗抑郁症经验·脑梗塞并抑郁,经方7剂显奇效·民间点穴绝技,不用针不用药,通调全身(收藏起来慢慢学)·樊代明院士的演讲句句戳心!医学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疾病越治越多?·凤凰卫视:回眸百年中医纪录片一(惊心动魄,潸然泪下)·凤凰卫视:回眸百年中医纪录片二(惊心动魄,潸然泪下)喜欢中医的朋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