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多长时间最好

近日,一则关于午睡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首。

生命时报消息,宾夕法尼亚大学刊登在《美国老年医学学会杂志》上的研究称,午睡不超过1小时最好,可有效减缓大脑早衰。

睡午觉的好处

研究表明,人完全清醒的状态只能持续差不多4小时,4个小时左右就会发困一次,在一天当中,人最容易觉得想睡的有两个时段——凌晨1:00~4:00和下午13:00~16:00。

在这两个时段中,受生物钟的刺激控制,人体处于生理清醒状态的低潮,需要通过睡眠来再次保证自己恢复体力和精神。只是两者区别就是,午觉睡的时间短,晚上睡的时间长。

1.消除困乏,让记忆力更好

中午哪怕只睡10分钟,消除困乏的效果比晚上多睡两个小时还好得多。

研究表明,白天小睡与夜间睡眠一样可以促进睡眠依赖的记忆。

所以,睡午觉还可以帮助你增强记忆力,因为通过午睡不仅可以将碎片化的记忆形成具有网络结构的记忆,还能在睡眠过程中将信息从短期转化成长期记忆。

2.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当然,普通人不需要研究证据就会有感觉:午后眯一会儿可以改善心情,降低人体紧张度,尤其缓解压力的效果就像晚上睡了8个小时的整觉!心情也可能会舒畅很多。

年一项刊发在《PsychiatryClinicalNeurosciences》(精神病学与临床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午睡后清醒期间,快乐、放松成分的量值显著升高。

3.提高免疫力

午睡提高免疫力的说法,目前还很难用证据去证明,但免疫力处于低下时期的患者,比如感冒、肺炎、腹泻、肿瘤化疗或放疗等疾病的患者很容易疲惫,而对于这类免疫力下降的人群,需要白天小睡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午睡的正确打开方式

午睡睡对了,才有好处。要是睡错了,不仅会越睡越累,还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得不偿失。

午睡不要睡太久

睡午觉的时间非常重要,不能睡太久。睡眠是呈周期性变化的,成年人的睡眠周期大约在90分钟左右,入睡40分钟后容易进入做梦阶段,这个时候醒来会感到疲累。

相关研究表明,发现午睡超过90分钟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较高。主要是因为白天睡觉时间太长,会影响机体代谢,可能会引起糖代谢异常等问题。因此,午睡时间不宜过久,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建议在半小时左右。

午休不要直接趴着睡

这样的睡眠姿势并不好,首先它不是一个舒服的姿势,这种姿势使颈部前倾,与颈椎的生理弯曲相反,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颈椎变形,颈部肌肉疲劳,引发颈椎病。

趴到桌子上睡,由于睡觉时多处关节肌肉紧张、神经受到压迫,长期压迫手臂和脸部,会影响正常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两臂、脸部发麻甚至感到酸痛。如果不加注意,时间长了会演变成局部性神经麻痹或使脸部变形,甚至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大脑反应速度。

午睡时间不要太晚

常常还有这种现象,尤其是周末,中午很精神,下午四点多非常困,于是一觉睡到天快黑了。

这样其实很容易打乱生物钟,午觉睡得晚起得也晚,晚上自然睡得更晚。从而导致第二天白天精神也不好。

不要吃完午饭就午睡

刚吃过午饭时,体内大量血液流向胃,大脑供氧明显下降,马上入睡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午睡虽好,这些人要注意!

午睡虽好,但真不是人人都适合。尤其是失眠人群,最好不要午睡。

失眠人群晚上本来就睡不好,白天再午睡,睡眠动力就会在晚上减小,可能会加重失眠程度或者情绪。

对于午休后晚上就无法入睡或午休后夜间睡眠质量差的人群,可以不午休或尽量减少午休。不过仍然建议这类人群,在中午平躺闭目养神15~30分钟。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群,午觉可以睡,但注意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65岁以上人群、体重超标20%(按肥胖指数计算的百分比)的人群,午饭后大脑的血液会流向胃部,血压降低,大脑供氧量减少,可能会加重头晕;

血压偏低的人群,午睡时血压会相对降低,容易引起呼吸困难等不良情况;

血液循环系统可能存在严重障碍的人群,午睡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回顾

总是感觉口干舌燥?你可能被这三种麻烦缠上了

小腹隐隐作痛,白带多有异味…这病不重视,小心危及生命

比汗蒸效果好倍,排出身体寒湿的最好方法

一到经期就头疼?原来是这么回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yy/9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