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为什么大肠癌发现就是晚期早期的这

白癜风吃什么中药好 http://m.39.net/pf/a_4698984.html

健康新乡建设

我们在行动

在中国,大肠癌也已经成了高发癌症,而且发现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更可怕的是,中国大肠癌年轻化趋势很明显。中国大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是48.3岁,比美国人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69.8岁)整整年轻了20岁。

虽然大肠癌是高发癌症,但是也是可以有效地早期筛查、预防和治疗的癌症。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很好。

大肠癌早期表现有哪些?

大便次数增多、内容物异常等大便习惯改变的情况都应该引起警惕。肠道得癌后会刺激肠壁,肠蠕动加快,大便次数会增多且会有解不净的感觉。一开始可能大便次数增多到后来大便上有黏糊糊像鼻涕的东西甚至大便带脓带血,如果出现这个情况要及时就医。

肚子隐隐作痛,尤其是固定点疼也要引起重视,摸到腹部有硬块就要就医,因为右边结肠癌往往会有个块。

此外,不明原因贫血也要引起重视,要搞清楚是造血功能出问题还是流血过多导致的贫血。

值得注意的是,直肠癌经常被误诊为痔疮。建议患者不要代替医生做诊断,要准确说出症状让医生诊断。

80%的直肠癌,最初几次看病会被误诊为痔疮。最近半年时间里已经有4位在外地以为痔疮进行了手术,结果手术后大便仍然经常带血,最后发现并不是痔疮,而是直肠癌。

痔疮与直肠癌不是一回事,痔疮不会转变为癌,但会伴发直肠癌,而且两者的症状相似,很容易混淆,有便血腹泻等症状一定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盲目觉得是痔疮肠炎。

高危对象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注: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粘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筛查建议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5.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戒烟酒,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来源:健康四川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yw/77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