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两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如何有效预防、治疗小儿腹泻呢?为此,李医生为大家支招。
“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主要可以分为非传染性和传染性两大类。”李医生告诉大家。非传染性原因首先考虑生理性腹泻,也就是说给小儿的营养成分,超过了其自身需要和消化的极限。这种情况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其次是喂养不当,比如小儿奶量增加过快,增加辅食不当等。另外,喂食生冷,小儿腹部受凉,同时患有感冒、肺炎等也可以诱发腹泻。
感染性的原因包括细菌、病毒感染。其中,细菌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感染,夏季多见,多数情况下是饮食不卫生、由口直接污染导致的。同时,小儿消化功能弱,抵抗力弱,所以很容易患小儿腹泻。病毒感染主要是由肠道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造成的,前者多发生在5月至9月,后者多发生在秋季。
非感染性腹泻,大便检查往往正常,调整饮食或改变环境后患儿即可恢复健康;也可以让患儿服用由河南信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儿健脾散。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也就是泄泻,病机在脾胃,而小儿脾常不足,消化功能弱,如果再感受外邪,很容易诱发泄泻。因此,小儿健脾散由白扁豆(炒)、白术(炒)、山药、鸡内金(炒)、木香(炒)、川贝母等组成,具有健脾化湿、燥湿利水、行气止痛、清热散结、促进消化等作用,可以治疗小儿腹泻。
而感染性腹泻,患儿首先多会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随后才会出现腹泻。其中,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大便中往往可以看到黏液,甚至脓血样物质,量不多;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往往是稀水样大便,每次排便量很多,容易引起脱水。发病初期,患儿可服用由河南信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儿健脾散;如果病情严重要,医院对症治疗。
李医生提醒道,在非感染性腹泻中,在给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小儿添加辅食时,要注意按时添加。添加一种食品时遵守“从少到多”的原则,避免同时添加几种食品。不宜让患儿过食肥甘黏腻之品。在感染性腹泻中,除了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家庭中桌面、地面,以及患儿接触过的用具、玩具等物品要注意消毒。
针对小儿腹泻的预防,李医生表示,小儿餐具应用开水洗烫,小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食物存放要加罩,防止昆虫污染;家长朋友要做好食品、食具、尿布、便具、玩具和设备等的日常性消毒工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