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吃坏东西很容易引起腹泻。因此,很多患者都认为腹泻只是小问题,但如果出现经常腹泻的情况,则需要引起重视。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腹泻可引起贫血由于消化吸收的障碍,蛋白质及其他造血原料的吸收减少,可引起贫血,发生指甲、手掌、皮肤以及口唇、和睑结膜等处颜色苍白,倦怠乏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甚至可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
2腹泻能引起营养不良众所周知,胃肠道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摄入的食品和其他营养物质在胃肠道消化和分解后,有用的部分被吸收,无用的残渣由粪便排出。腹泻时,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严重障碍,能量供给不足,使人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燥、四肢疲乏、心慌气短,甚至发生营养不良现象。
3腹泻可引起维生素缺乏长期腹泻可直接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维生素的缺乏。有些人腹泻日久后发生皮肤头发干燥,头发失去正常光泽和滋润,间有散在性脱落,产生早秃现象,此为缺乏维生素A所致;又如,有些人发生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这是缺乏维生素B的结果。
4腹泻可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等,可使人体对传染病及各种感染的抗病能力减弱,炎症轻易扩散,也可使组织再生及外伤愈合能力减弱,受伤后伤口不易愈合。
5腹泻可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小肠粘膜病变可直接影响人体对水分的吸收,肠腔内高渗透压会使血中部分水分向肠腔转移,最后由大便排出,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当水分丢失不超过体重的5%时,机体还能代偿。一旦超过5%便无法代偿,从而发生一系列水、电解质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现象。
经常发生腹泻可引起贫血、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降低身体的抵抗力等多种问题。如果你经常腹泻那么一定要注意,不可当作一般情况下的吃坏东西的腹泻,应及时到进行检查诊断,确定经常腹泻的原因。
益生菌能够有效地调理腹泻!
一般来说,益生菌具有双重功效,治疗便秘和防治腹泻,而今天我们就谈谈益生菌对于腹泻方面的作用。
首先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庞大的菌群之间互相制约、共存共荣、相对平衡,组成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防线。一旦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就会引起腹泻。经常服用含益生菌的食品,可以预防与治疗腹泻症。欧洲一些医疗中心试用以乳杆菌、双歧杆菌与菊糖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疗旅行者腹泻,也取得良好效果。
此外,益生菌在肠道内大量繁衍,可促进并提高人体全身免疫力,协助人体抵抗有害病菌。日本“国际自然医学会”学者对中国长寿之乡——新疆阿克苏、广西巴马及西藏的百岁老人进行体检时发现,老人体内有益细菌占总菌数的比率平均达到38%以上,相当于青少年水平。
补充益生菌,筑就肠道免疫“长城”。在夏天,要让肠道益生菌数量增加,既可以“种”,也可以“养”。种养结合,肠道就能更快地恢复年轻。
种菌——就是直接口服益生菌,目的是让活的益生菌在肠内安家落户,传宗接代。
养菌——即提供益生菌喜欢的食物,为其创造好的营养环境,让它们快速繁殖,“压”过有害菌的势力。
对抗有害菌——在肠道内与有害菌竞争营养素。肠道内的营养虽然多,但也是有限的,益生菌和有害菌会因为稀缺的营养素展开竞争,体内益生菌群体越多,战斗力也就越发强大,从而将有害菌消灭。
清除毒素——通过占据肠道位置阻止病原菌附着。即竞争性排斥作用。如果这些位点被较多的良性菌株占据,病原微生物会被排斥。
益生菌不断挤压缩减有害菌的生存空间,从而将肠道内有害菌的数量逐渐减少,使他们达不到致病的标准,从而保证了机体的健康。
裕众斋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