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禁忌生冷寒凉

中医育儿法则,很重要一条就是“脾胃要温”,要给宝宝脾胃以温暖,就如妈妈要给孩子阳光般温暖呵护一样。虽然中医会嘱咐孩子“忌寒凉,忌生冷”,但很少有人真的会把这样的医嘱当回事儿,这不仅因为他们无法割舍冰激凌等美味的诱惑,还因为他们想象不出寒凉和生冷到底能带来哪些直接的伤害。

很多孩子从小就喜欢吃凉的食物,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胖,肯定火力壮,不吃就上火,那这个孩子长大后的结局要么依旧是个胖子,要么就变得很瘦,但无论是胖是瘦,其实内里都是脾虚。不信你可以仔细观察,他的瘦肯定是肌肉不丰满,他的胖也不是那种肌肉型,而是堆积在身体里的无用脂肪。为什么脂肪会堆积在身体里?因为他的脾气被伤了,运化的能力不足了,脂肪代谢不出去。

小时候我姥姥就告诉我,吃红烧肉或者涮羊肉之后,一定不能吃凉东西,甚至不能“喝”凉风。理由是,冰凉的东西会把之前吃进去的肉“腻住”,容易引起食积。我记得我有个表哥不听话,有一次在姥姥家吃饭,吃完红烧肉之后就吃了一个冻柿子,结果真的像姥姥说的那样,得了急性肠胃炎,一个多星期不能吃东西。

那个表哥当时才刚上小学,脾胃还很弱,虽然是烧熟了的红烧肉,但后边吃进的冻柿子还是掠夺了脾胃原本准备消化红烧肉时用的能量,他的胃肠炎就是胃肠因为能量不足而消化停滞的结果。我记得姥姥当时给他吃了“山楂丸”,就是帮助刺激胃肠紧急分泌消化食物时所需的各种消化酶,相当于现在的“胃动力药”,帮助已经没劲的胃肠增强蠕动、消化。孩子从小最重要的就是要养好脾胃,这件事当放在首位,一旦孩子脾胃收到伤害,即便买下全世界最珍贵的营养品,也无济于事了,因为脾胃失去了消化吸收营养的机能,大多会被当做垃圾排出体外,或者变成痰湿滞留在体内,折磨孩子。所有的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身体,必须要进入的地方就是——胃,再由胃进行粗加工——把大颗粒转变成小颗粒,让其更容易被吸收,这个过程叫“腐熟”,然后由“脾”进行再次加工——把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气血,输送到全身。如果胸小脾胃受到伤害,没办法正常工作,食物自然不能转换成——气血。当下很多孩子患有鼻炎、过敏体质、易生病、长期便秘等问题,根源一般就在脾胃,所有人为之不解,对孩子百般呵护,为什么把脾胃弄伤了?原因是我们并不了解,孩子的脾胃与成年人不同,孩子的脾胃非常娇嫩,就如还为发芽的种子,受不了风吹雨打,恰好饮食并不符合脾胃的特性,长此以往,脾胃便会受到伤害。温暖是脾的喜好,寒冷恰恰相反,若是孩子吃太多生冷寒凉食物,或用多寒凉药材,必然会被伤害,特别是脾阳受损。尤其是早起,就从冰箱里拿水果和牛奶、面包、酸奶给孩子吃,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寒气逼人,这种寒凉之气,一下就阻遏了孩子的生发之气和阳气,一是会影响他长身体、长个子,另外也会将寒气囤积在胃里,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就容易发烧、呕吐、腹泻、咳嗽,时间久了,胃里寒气过重,孩子就容易吃饭呕吐、一着凉就更容易呕吐或拉肚子。

所谓寒凉食物包括哪些?

生冷寒凉的食物,不仅仅是温度低的食物,如冰淇淋、冰沙等,还包含性味寒凉的食物,比如螃蟹、苦瓜、海蛎、花蛤、菊花、火龙果、西瓜等。

特别是水果,虽然是好东西,但是即便是热性的水果,如龙眼、荔枝,也属于生冷范围,所以一定要适量吃,特别是刚加辅食的宝宝,要注意水果的量,每天吃半根香蕉或半个苹果,对于大多数一周岁内中国宝宝来说,是过量了。

除了要少吃生冷寒凉食物之外,当孩子上火时候,要分清虚火还是实火,不要随意给孩子喝凉茶,凉茶里面的寒性药材偏性比食物大,伤害起来力度更大。保护好孩子脾胃,除了少吃生冷寒凉食物之外,不要给孩子吃撑吃腻,“多吃是福”这句话已经过时了。如果遇到孩子积食了,不要动不动就吃消食药材,遇到大便问题,也不要动不动就吃益生菌。我们中国人常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脾胃也一样,遇到问题,我们第一时间要让身体学会自我调理,而中医艾灸,目的即是为了让身体恢复自我调理的能力,无论是大人或是孩子,艾灸之所以能够调理很多病症,也正是因为这种健康的方式,能够激活身体的自我免疫能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xe/7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