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皮肤病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摘要:在商业方面,马斯克是一位专家,中国企业家们渴望成为下一个他;但他没有“与人产生共鸣”的天赋,效率至上令他的评价两级分化,一类是即使离开也非常感谢,另一类则是恶语相向。
文
王静仪郭怀毅郭宇李皙寅邵玮
编辑
李皙寅施智梁
人形机器人Optimus、超算训练系统Dojo、FSD智能驾驶……在10月1日最新的一届特斯拉AIDAY上,特斯拉和CEO马斯克为大家带来了这些技术的新进展。
乍看之下,和汽车相关的只有FSD智能驾驶,特斯拉也越来越不像一家车企。但这句话只对了后半句。
特斯拉确实不止卖车,它的业务还有太阳能面板和清洁能源存储。智能驾驶技术也不止应用于汽车,比如人形机器人Optimus就运用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视觉识别、行动规划的技术积累。
智能驾驶技术也被运用到特斯拉加州工厂的生产线之中。前特斯拉加州无人工厂项目负责人AllenPan告诉《财经》记者,加州工厂的生产线是一套通用型的人工智能,它并不基于特定场景,“如果马斯克的其他公司也需要的话,也可以用在那家公司。”
将一个技术横向纵向进行不同维度的运用,已经足够令别的车企学习追捧。但在CEO马斯克看来,特斯拉并不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成就,他的野心是宇宙级的,解决地球上的能源问题只是其中一步,终极目标是帮助人类移民火星。
这样的野心为中国创业者们所推崇。管理学专家盛赞他是“有勇气的创业者”“第一性原理对于颠覆式创新不可或缺”,创业者们都想打造“中国特斯拉”“中国SpaceX”。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马斯克”,一度成了在新的产业创新时代,类似当初钱学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式的天问。
无论是站在国外看中国,还是站在产业内看自身,特斯拉都可以成为映照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市场拓展和产业创新的晴雨表,其典型性并不限于新能源汽车行业。
马斯克的“宇宙级野心”
如同马拉多纳超越了足球,继乔布斯之后,马斯克正在破圈成为全球偶像
没有一个准确的头衔能定义马斯克是谁。
他身兼数职,既是特斯拉的CEO,同样也是太空技术探索公司SpaceX、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和隧道挖掘公司TheBoringCompany的CEO。
这或许是马斯克希望看到的结果,他不喜欢被定义,无论是他自己,还是他旗下的公司们——尽管特斯拉的汽车年销量近百万,拥有市值最高的车企头衔,但他已经在多个场合重申,特斯拉不止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家软硬件一体的AI科技公司。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图源:IC)
虽然头衔众多,但他对自己的终极梦想无比确信——送人类去火星。
从眼下的身兼数职到远方的宇宙级野心,马斯克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这些公司和随之诞生的技术成果,只是他实现梦想路径上的必然产物。
特斯拉是马斯克商业帝国中最为人熟知的企业,也担负了其宇宙级野心的重要一环。如果把上火星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地球上的工作,第二步是飞往火星,那么特斯拉要完成的主要是前者。
年初,马斯克将“特斯拉汽车”更名为“特斯拉”——上一个这么做的还是把“苹果计算机公司”改名为“苹果公司”的乔布斯。特斯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