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气候变化的正常规律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自然界一切生物在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必然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体的生理功能也是与大自然相适应的。
一、中暑
原因: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
①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不超过37.5℃。
②轻度中暑。具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同时体温在38.5℃以上,并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或者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而快。
预防:
1、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
2、保证充足的睡眠
3、多洗温水澡帮助体温散发
4、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
二、热感冒
原因:大多是由着凉引起的。体表或局部环境突然由热转凉,血液的温度大幅变化,引起鼻子和嗓子暂时的反射寸性缺血,人的抵抗力会大打折扣,使感冒病毒得以长驱直入。休息不够、暴食冷饮、长期在密闭空调房中的人最容易感冒。
症状:发热、头昏或头痛、咽痛、流清鼻涕干舌躁、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表现。
预防:
1、食欲不振时多吃点粥类、汤类的清淡饮食,既开胃,又有利于保持体力。
2、保持室温适宜,感冒应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尽量少用空调,即使用,也不要将温度定得低于28C证睡眠时间,一天保证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中睡半小时会让你觉得舒服很多。
3、不要因为燥热而过多饮用冷饮、冰水,这只会刺激喉咙和气管,使感冒加重。
三、水中毒
原因:炎热的夏季,人们大量出汗之后,体内的钠盐等电解质也随之丢失,如果此时大量饮用白开水而未补足盐分血液被大量的水稀释,水就会通过细胞膜渗入细胞内,致使细胞水肿而发生“水中毒”。
症状:水中毒对人体损害很大,特别是对大脑细胞的损害较重,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刺激症状,如头痛、呕吐上、嗜睡、呼吸及心跳减慢,严重者还会产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害生命。
预防
1、搞好环境卫生。
2、要喝水少量多次,以利于人体吸收。人的体温也较喝下大量冷饮易引起消化系疾病,最好不要喝5摄氏度以下的饮品。
四、肠胃病
这些肠道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容易造成传染和流行。其传染源是病人与病原携带者细菌或病毒通过大便排出后,借助于苍蝇、蟑螂污染食物和用具,当健康人接触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就可以发病,病后又可能传给其他的人。
预防
1、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2、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以上就是4种夏季常见病的预防。
EHS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