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的通过肠道。
一、病因与分类1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分类:1机械性肠梗阻
最常见,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腔窄缩、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1)肠腔内阻塞
(2)肠管外受压
(3)肠壁病变
2动力性肠梗阻
是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蠕动消失或肠管痉挛,以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行,而本身无器质性肠腔狭窄。
3
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管血运障碍,引起肠失去蠕动能力,肠内容物停止运行,如肠系膜血栓形成、栓塞或血管受压等。
2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类:1单纯性肠梗阻:只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伴有肠管血运障碍。
3其他分类:还可分为高位和低位肠梗阻;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和慢性肠梗阻。
二.症状(1)腹痛
(2)呕吐
(3)腹胀
(4)停止排便排气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对诊断肠梗阻有较大的价值。其他还包括实验室检查及CT检查等。
处理原则发生肠梗阻的处理原则是纠正肠梗阻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
01
基础治疗:
主要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单纯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可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和中毒,给予生长抑素减少胃肠液的分泌量以减轻胃肠道膨胀,酌情应用解痉剂、镇静剂等。
02
解除梗阻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肠结核等炎症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等。方法包括中医中药治疗、口服或胃肠道灌注植物油、针灸疗法等。
(2)手术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以及由肿瘤、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三.健康教育1、少食剌激性强的食物,宜食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反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病人少食粗纤维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后剧烈运动。
2、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肠道寄生虫。
3、便秘者应注意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方法保持大便通畅,无效者可适当予以口服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
4、保持心情愉悦,每天进行适量体育锻炼。
5、加强自我检测,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宣传员:刘静静
护士长:赵新娟
本期编辑:祝敏
医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