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扑春节怎过应当心无知和傲慢关键问

医学地质:地下水里的病毒离我们多远?BBC也累坏了!.01..沈阳,大连,石家庄疫情告急。石家庄检测出阳性人员人。内蒙古赤峰进入“战时状态”。长沙师生8日起不得出境出省。石家庄已集中隔离一万多人。春节将至,全国各地疫情警铃响起。这太像去年武汉疫情的征兆了,一开始都大意,不当一回事,后来武汉直接封城。紧接着荆州、襄阳宜昌、十堰、荆门、咸宁、鄂州、恩施、仙桃、天门、潜江等多地发现疑似病例。然后,湖北全面失守。这一次疫情还是没有停在。现在的微博热搜,也仿佛回到了一年前,到处都是让人触目惊心的疫情消息。变异病毒成了棘手的问题,现在北方一些地区的病毒其实已经早早传播。我很怕疫情会卷土重来,特别是在很多国人松懈的情况下进行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你要知道,现在很多城市很多地方街上已经有人口罩都不戴了。他们心里肯定这样想:是石家庄严重,又不是我这里。可是谁又知道你那里有没有被感染的人呢?当初石家庄也是好好的,结果现在测出人阳性。这说明疫情其实很早就在那里蔓延了,只是发现得晚。当初很多国人以为病毒是武汉的事,结果呢?一整年下来,疫情几乎就没消停过。是的,时间太久了,有人开始轻慢病毒了。有这样一条朋友圈:这都什么时候了啊!为什么都到这么危急的时刻了,还有人把灾难当作儿戏!02.原来一些人以为疫情结束了,可以不用戴口罩不用加强防护了。可恰恰因为这“一些人”才导致疫情没完没了。这次疫情,揭露了很大一部分国人最真实的一面:无知和傲慢。你就算再乐观,你也不至于拿生命开玩笑啊。去办酒席的场所,还不戴口罩。和十几个陌生人一张桌子吃饭,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完了之后,大手一挥:没事!我不知道我们中国人这个春节会怎么过,谁也无法预测,谁也不知道第二天哪个地方就被报道封城了。这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但不少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真的是莫大的讽刺。平时丧得要命佛系得不行的年轻人,这会儿都乖乖听话严阵以待,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不说,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命要紧!反倒是很多中老年人一脸无所谓,笑看生死,觉得一切保护都是多余,笑话年轻人太夸张了!其实,他们不是不怕死,他们是太无知,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哪怕一年过去了,还是没吸取教训。特别建议:看清当下形势,看看这次新冠肺炎主要感染者到底是谁。

一个关键词:中老年人。

患者集中在40-60岁。

是的,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最需要担心的是老年人,因为他们最易感染,最易发展成危重症,最容易有生命危险。换而言之,最需要保护的是我们父母这一辈人。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轻慢和无知。03.同样是“人传人”,恰巧连时间都很相似,同样是冬天,春运前后。这场没完没了的新型冠状病毒,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那场“白色恐怖”。面对病毒面对灾难,18年前,中国政府曾经无知过一次。年12月5日,在深圳一家酒楼的上班的黄杏初感觉不太舒服。发热、头痛、全身无力,每个症状都像极了发烧。去医院打完吊针以后,未见好转,于是就回了河源老家休息。彼时,他还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一场灾难的源头。一个月后,他被确诊为非典,成为全球首例报告SARS病人。这是战斗打响的第一枪,但没人把它当一回事。几天后,年的春运如约而至。40天共发送旅客1.28亿人次。熙熙攘攘的人群,裹挟着城市送给人类的隐性病毒,分散到全国各地。后来,有地方死了人。那时人们还是不知道非典为何物,但都开始都戴着厚重的口罩。滑稽的是,与现实截然不同,电视里仿佛过得是另一个平行世界。每天循环播放的,都是满屏粉饰太平的新闻信息。可控,不严重。五个字,依然是当时的人们能获取到的唯一信息。世界卫生组织来北京调查时,一辆装着29个非典患者的急救车在北京城里转来转去。试图让世界卫生组织相信,疫情已经完全控制住。政府没有重视,民众压根就不情,一场巨大的民族灾难开始席卷整个中国。2月14日,广东新增非典病人56例,攀上了记录最高峰。呼吸科医生戴了整整12层口罩,几十名医生护士感染。然而就在同一天,新华社居然发布来自卫生部的消息,称《广东非典型肺炎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一边水深火热,一边盛世太平。好不荒诞!那时互联网刚刚兴起,一条QQ消息从北京跳到广州只需要0.1秒,但北京的医生却不知道广州的疫情。医院急诊科护士杨璐说:非典刚来时,大家不知道严重性,许多人只戴了一层薄薄的纸口罩。当时信息不公开,政府无知,媒体失声,是为一过。这直接导致非典席卷北京时,很多医生当时就懵了。大半中国都陷入疾病恐慌中。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非典病毒为变种冠状病毒,传播性极强。国内的疫情再也瞒不住,谎言随着时间一一揭开。疫情公布由五天一次改为一天一次;北京市确诊三百三十九例;疑似病例四百零二人。4月下旬,北京进入全面暴发期。急救中心的电话,由一天的增长至。由于政府瞒报,非典于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接后果是,非典肆虐,全国人感染,人去世。当年,我们输在不够坦诚,输在不够透明,输在政府无知。04.那现在呢?疫情爆发之初武汉的做法,我们暂且不讨论。现在面对新冠病毒,政府应对足够及时,信息公开透明。我们甚至能明显感觉到,政府的紧张程度是远远高于民众的。去年武汉百步亭四万余家庭共吃团年饭可以解释为大家不知道这个病毒的危害性。疫情流行1年,这些关键问题仍没有答案......

还要忙上几十年

“我们探索新冠肺炎的速度是空前的。有些创举堪称科学史上的奇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近日报道。

年12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获悉“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不到2周,中国确认并向全球分享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3周后,首批特异性诊断试剂盒问世。11个月,2款新冠疫苗实现从创意、临床试验,到上市、接种,成就有史以来最快的疫苗研发速度。

截至北京时间年12月30日10时,全球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近万,死亡人数近万。CNN称,病毒这门学问太过复杂,一些基本问题都未被解答。比如,它如何传播,会否重复感染,疫情将如何结束。

美国纽约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生物学副教授莫琳·费兰告诉CNN:“谈及真正的本质与细节,我们还有很长、很远的路要走。”“这会让病毒学家、流行病学专家、公共卫生部门,忙上好几十年。”

年12月21日,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公开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Reuters

为什么有些人病得更重?

作为一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几个月来,我们发现新冠肺炎的伴随症状多变且复杂。很多人的发病始于失去嗅觉或味觉;有些会高烧、呕吐、腹泻;也有的手指或脚趾变色,甚至出现认知功能或大脑受损。

让科学界迷惑的是,新冠肺炎康复后的长期后遗症,包括呼吸困难、长期乏力、焦虑、大脑或其他脏器损伤。《英国医学杂志》8月发文称,至少10%的康复者有后遗症状。临床确认、有迹可循的“最久”后遗症状,持续超过12周。

截至目前,科学界并没有找到能解释后遗症状的理由或规律。美国《内科学年鉴》11月发布一个特殊病例:一对60岁的同卵双胞胎兄弟感染新冠病毒,但结局大不相同。1个在两周后出院,没有任何后遗症状。另一个转入重症监护病房,需要机械通气。

CNN援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微生物学家彼得·科利尼翁发言称,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和重症风险略低。5月时,JAMA发文指出,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是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主要通道,在低龄儿童中,ACE2基因表达最低(平均log2计数/万,2.40;95%CI,2.07-2.72)。然后,表达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但我们不能说,这就是全部答案。”彼得·科利尼翁补充。

新冠肺炎常见症状和发生比例。/CNN

病毒如何传播?

早在1月,中国确认新冠病毒会人际传播。1整年过去,CNN称,其确切的传播方式仍存在争议。

部分研究指出,新冠病毒以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飞沫会在空气中行进一两米,然后掉到地面上。戴口罩能有效预防。也有研究认为,新冠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这是稳定分散、悬浮在空中的液态小点,或能在空中悬浮数小时,也会随空气散播到较远地方。“传播途径不同,将决定防疫装备。”彼得·科利尼翁告诉CNN,若认可气溶胶是主要传播途径,那对高危人群而言,全身式防护服能防止飞沫,却无法阻挡气溶胶,应加上护目镜。

此外,中央空调系统在病毒传播中的作用,也有讨论。11月发布的韩国最新研究显示,中央空调能影响室内气流,“助力”病毒飞沫传播超过两米。”这些细节对公共防疫政策,有很大影响。比如,确认病毒是空气传播且儿童易感,那么关闭学校是合理防疫。反之,若病毒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孩子不易感,那关闭学校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且回报有限。”莫琳·费兰说。

在实验室环境中,人们咳嗽喷出的飞沫可以行进7-8米。/JAMANETWORK

会否母婴传播?

研究层出不穷,但没有定论。

3月时,中国科学家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发表研究称,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妇可能会把病毒传染给婴儿。1个月后,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领导组组长乔杰院士在采访中说,暂时没有发现母婴垂直传播的病例。这一观点得到6月《BJOG:国际妇产科杂志》研究支持。

但到7月,情况又发生改变。《自然-通讯》在线发表法国研究,报告一起胎儿在子宫内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报道称,年3月,一名妊娠35周+2天的23岁孕妇收医院,入院前2天,该孕妇出现发热、痰多、剧烈咳嗽等症状。而胎盘显示的炎症表现,与由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母体炎症状态一致,表现为极高的病毒载量。令人欣慰的是,最终在未接受抗病毒药物及其他特殊疗法下,男婴逐渐恢复并出院,“几乎完全靠自己恢复了健康”。

10月时,《自然-通讯》登出31例新冠感染孕妇及新生儿分析。研究人员在一份脐带血、两个足月胎盘、一个阴道黏膜和一个乳汁标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基因;两名新生儿出生后经鼻咽拭子确诊感染新冠,其中一人可归于先天性感染,另一人可归于产时感染,两者均无症状。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数据支持一个假设:新冠在子宫内的传播概率虽然很低,但却有可能。

同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再发文,分析截至当时的各类调查称,虽然确实存在风险,但感染新冠病毒的母亲遵循基本感染控制措施,发生母婴传播的几率就非常低。

医院新生儿内科专家考虑可能存在母婴垂直感染传播途径,查看收治的新生儿情况。/医院

免疫力能持续多久?

8月,中国香港报告世界首例“二次感染”病例。一名33岁男子在首次确诊的4个半月后,再度感染,成为无症状感染者。《临床传染病》发表文章提出,无论是通过自然感染或接种疫苗,人仍有可能再度感染新冠病毒。从目前报告看,二次感染属极小概率事件。

随着新冠疫苗上市,科学界对二次感染的问题愈加关心。“一般,冠状病毒的变异速度慢于流感病毒。基于此,接种疫苗的免疫效力应该能维持几年。”世界领先的生物医学研究组织、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乔纳森·斯托耶教授说。

莫琳·费兰说,病毒是在传播中不断变异的。越是快地完成足够多的人群接种,或能推迟重大变异。“有效率、接种率、保护时间长短,缺一不可。”在“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上,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罗伊·安德森说,接种率越高,越能形成广泛的免疫屏障,将越有利于人类整体实现群体免疫。如果新冠肺炎疫苗有效率90%,接种率达66.7%,即可实现群体免疫;如果有效率为70%,那接种率达到85.7%,即可群体免疫。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有不少人拒绝接种疫苗。10月20日召开的第51届世界肺部健康大会称,19国、人调查显示,72%的公众愿意接种新冠疫苗,14%的人明确表示拒绝接种,还有14%的人正在犹豫。巴西民调机构“页报数据”公布调查称,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民众比例,从8月的89%降至12月的73%。当地时间12月17日,巴西最高法院正式授权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市政府,可对拒绝接种新冠疫苗的民众制定限制性措施,如不允许未接种新冠疫苗的民众进出某些公共场所。

图片来源于CNBC这一切何时能结束?“疫苗或是钥匙。但没有一个疫苗能提供%的保护。”彼得·科利尼翁说。CNN称,在漫长历史中,唯一因为疫苗而消失的病毒,只有天花一种。此外,病毒变异会走向何方,是个未知。英国发现,新冠病毒变异株VUI-12/01的传染性,比旧株高70%。“这说明,我们仍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多种方法进行防疫,重点防范大规模暴发的可能。”乔纳森·斯托耶说。彼得·科利尼翁担心一些未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yw/8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