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你造吗耳屎TA是无辜的

白癜风治愈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看到这个标题

你是不是瞬间感觉耳朵奇痒

赶紧翻箱倒柜

找出角落里的棉签

半眯着眼睛

一顿猛虎轻嗅蔷薇的操作

……

停!

答应我

弃了那根棉签好吗?

耳屎并非废物

不少人喜欢没事儿掏掏耳朵,能掏出耳屎固然好,掏不出享受一下棉签在耳道里转来转去的感觉也是极好的。

但是,你知道吗?你误解耳屎了!耳屎并不是废物!

耵聍,俗称“耳屎”,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腺是一种特殊的汗腺,位于长有耳毛的外耳道皮肤处。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成薄片状,但有的耵聍状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不管是“干耳”或者“油耳”,这一般与遗传有关,不是啥疾病。

耳朵会不断的分泌耳屎,对外耳道是一种保护作用,对强声刺激、细菌、灰尘有一定的阻隔作用。

此外,富含油脂的耳屎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鼓膜经常处于最佳运动状态,对传入的声波起到滤波和缓冲作用,防止被强声所震伤。

再者,富含脂肪酸的耳屎,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由此可见耳屎不是废物。

虽然耳屎不是废物,但也讲究个量。当耳屎聚集较多时,会引起耳痒及堵塞感等症状造成耵聍栓塞,具有一定的危害,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耳闷耳痛甚至耳鸣,眩晕等症状。

越掏越痒?

耳道已被真菌感染

明明掏不出啥,但就是觉得痒,而且越掏越痒,这是咋回事?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很可能你的耳道已被真菌感染,“凶手”就是经常掏耳朵这个不良习惯。

医院耳鼻口科主任陆灵娟解释,人的耳道是弯曲的,皮肤非常菲薄,没有皮下脂肪,痛神经非常敏感。当我们用挖耳勺盲目的掏耳时,往往会出现由损伤皮肤而引起的疼痛。如果使用未经消毒的尖锐器械掏耳,很容易引起耳道损伤感染、鼓膜炎、鼓膜穿孔,引起听力下降和邻近组织感染。

经常掏耳,会使外耳道皮肤受到刺激,耳屎分泌有可能增多,而且在掏耳的过程中我们有可能不知不觉中将真菌带入外耳道,就会出现奇痒难忍,越掏越痒情况。

掏耳朵一定避开小朋友

掏个耳朵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为什么还要避开小朋友?

请不要忽略小朋友的模仿能力!

当大人都不在身边时,小朋友突然发现了新大陆——放置在床头柜上的棉签,诶?这不是我爹、我妈、我爷、我奶常用的东西吗?我也来试试……

结果,爹娘的快乐没体会到,只收获了“哇”地一声……

还有的爹妈,想跟自己的娃共享掏耳快乐。

“快来,爹给你掏个耳朵,可舒服了!”

结果,又是“哇”地一声。

为啥?当我们用棉签往耳道里转,有可能是另一种结果——不断地将耳屎往里压,形成硬块,造成堵塞。如果棉签放入过深,特别是小孩,有可能将鼓膜捅破,造成听力下降,得不偿失。

所以,专家并不建议自行掏耳或到非专业机构掏耳,如街边采耳、发廊洗头掏耳等。

耳屎并不是掏得越干净越好

其实并不是耳道清理得越干净就越好。

人体在张嘴、摇头、咀嚼的过程中,会使外耳道的耳屎自行脱落并排出外耳道,实现自我清洁的过程。

一部分“油耳”患者确实要定期清理。多久清理一次呢?陆灵娟表示,等到有耳堵塞感出现时,到医院清理就好了。此外,部分外耳道有炎症,自洁功能下降的患者,建议医院清理外耳道。

医生会用什么方式取耳屎呢?如果耳屎较小或呈片状,可以用专用镊子取出;如果较为大块,可以用耵聍钩钩出。

但碰上比较硬的耳屎,与外耳道嵌顿紧密,取出过程患者疼痛难忍难以配合的,或者小孩不配合清理的,可以先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天3~5次,每次滴药后患耳向上静置5~10分钟,3~4天后待其软化后再到耳鼻喉科门诊用吸引、冲洗或内镜下清理等方法处理干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yw/10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