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6天高温预警,已有多人中暑死亡率高

瀹夊崜寮鍙戞眰鑱屾嫑鑱楺Q缇? http://liangssw.com/shishang/13036.html

无锡市气象台今天08时46分

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这已是无锡连续第6天

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东方IC图)

自从7月23日,无锡气象台发布

今年夏天首个高温黄色预警

从此无锡的天气就像开了挂

收不住了!

36℃!37℃!38℃!

一天比一天热

一天比一天难熬!

更悲催的是

高温天还有雨雨雨

连下8天雨

简直就是在蒸桑拿!

不知道无锡的夏天

是不是被下了药

导致控制不住寄几!

事实上,气温持续升高

“热死人”还真不是随便说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是很危险的↓↓

据《新民晚报》报道:

医院26日接诊的这名热射病患者家住川沙,51岁。据该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万健介绍,患者当天早上与朋友一同出门,两人在烈日下走了几公里后,突然全身抽搐、神志不清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朋友见此情形,赶紧将其送到附近的一家医疗机构,当时测体温达42℃,经简单处理后转至医院救治,急诊测体温41℃,血压下降至81/55mmHg,经诊断为重症中暑——热射病。经及时抢救,患者已恢复意识,目前仍在接受进一步治疗。万健说,今天上午又接诊了一名不开空调导致“热晕”的老人,所幸发现及时,并未达到“中暑”标准。

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主任邓星奇告诉记者,重症中暑主要有两大症状:

一是体温较高,可达40℃以上;

二是意识不清,产生昏迷状况。

“重症中暑包含三种类型,即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其中热射病的出现在重症中暑患者当中最为频繁。”

据了解,高温下的死亡病例

很多都是得了“热射病”

那么,热射病是什么?

真的会有新闻说的那么恐怖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又称为重症中暑,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症,死亡率非常高,可达40%至50%,对于50周岁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达到70%左右。

人体有个体温调节中枢,正常情况下会调节机体产热与散热平衡,让体温维持在37°C左右。

但在一些情况下,这种产、散热平衡会被打破,使得体内热量积聚,从而引起中暑。

一般来说,人体散热主要依靠辐射、蒸发以及少量的对流和传导。

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人体就只能依靠蒸发、出汗来带走热量,但当温度过高时散热能力会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汗衰竭),体内产生热蓄积,导致器官特别是大脑“失控”,出现中暑。

图片来源网络

热射病就是热量在体内急剧蓄积导致的。患者常会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状,是中暑中最致命的一种。

除了个体因素之外,热射病发病与3个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和密闭无风环境。

一般轻症中暑,体温常会超过38°C,并伴有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恶心呕吐,或四肢冰冷、脸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变快等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

而热射病与中暑的区别在于,它表现为高热(体温快速升高)、常无汗甚至出现昏迷休克。

热射病通常伴随体温高达40℃以上,这时候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体温达到40°C会发生什么?

大家都知道,体温计的刻度最高就到42℃。是超过这个温度人就会被“烧死”吗?

人体温在37°C时,机体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身体机能也最稳定。在体温有所升高时,也能有一个调节的机制,但当超过一定极限时就会导致机体器官不耐受,产生器官衰竭。

比如,对于心脏来说,当体温超过37℃,逐渐升高至超过40°C时,心输出量会成倍增加,耗氧量也增加约40%。

但当体温到达42℃时,心输出量和耗氧量反而会突然下降,并出现心肌坏死。

这就是超高温超过组织耐受极限,使得器官功能衰竭所致。显然,这会危及生命。

图片来源网络

平时发烧到39℃基本都要怀疑人生了,什么病能烧到42℃呢?答案是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

哪些人群要尤其注意热射病?

热射病最易发生在老人、儿童、孕妇或是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肥胖)的人群身上。

老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在高温环境下心输出量等调节不过来,导致因循环障碍而出现中暑。而小孩多是因为出汗反应能力比较差导致的中暑。

除此之外,感冒发烧、胃肠炎导致腹泻产生低血钾的人也会容易中暑。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发生热射病,应该如何正确救助呢?

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然后让其平躺、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盐水最佳)等,同时及时拨打急救,且在急救途上救治不能停歇。

如何预防热射病?

在室外,影响人中暑的客观因素主要有: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最高气温。

如果日平均气温>30°C,同时相对湿度>73%时,中暑的概率会呈明显上升趋势。要是再加上:最高气温≥37°C,那么中暑人数更是会急剧增加。出门前如果具备其中两个条件,就要注意了。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冷热交替也容易让人中暑,身体一下子适应不来,也可能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中暑神经紊乱等。

大热天可不要这样吹空调!

对于需要长期在外劳作或工作环境闷热不透风的人,最好事先准备一些盐水、冰块等。

另外人在中暑时,通常会表现有中暑先兆,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及四肢无力等症状。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物理降温并补充水分(盐水最佳),在短时间是可以恢复的。

平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高温预警时,尽量少出门。

最后,强调一下

中暑症状较重时,千万不能大意

真的会要命!

此外,如果降温和补水要注意节奏

进行物理降温时,一定要迅速

补充水分时要适量,过快反而不好

END

责编:觅雪

来源:综合无锡亲爱的、新民晚报、科普中国等

晚报君近期精选推荐(戳链接)

定了!无锡将在这个重大国家战略中扮演四个“角色”!

无锡上半年发展成绩单公布!下半年的工作重点都在这里

锡城首批35个路段重点整治车辆违停!24小时循环查控!

觉得有用,点再走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ys/9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