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医院咨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8814865.html
“瘦肉精”是咋回事?
本文作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孙向东
今年3.15晚会,河北沧州“瘦肉精”羊肉被曝光于大众视野,“瘦肉精”又一次成为舆论焦点。近些年来,“瘦肉精”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违禁使用“瘦肉精”事件仍频繁发生,屡屡刺痛人们的神经,“瘦肉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瘦肉精”,早期是指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Hydrochloride),简称克伦特罗,分子式为C12H19Cl3N2O,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至℃才会分解。它是一种动物生长激素,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盐酸克伦特罗由美国氰胺公司于年首次合成以后,后来因其对人体毒副作用太大而遭禁用。
盐酸克伦特罗的“瘦肉精”作用,是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Cyanamid公司发现的,他们发现把盐酸克伦特罗添加到动物饲料中,能够使瘦肉率明显提高,加速动物生长,且化学性质稳定,添加量少。年国外首次将盐酸克伦特罗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在羊、肉鸡和猪的生产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盐酸克伦特罗由此被冠名为“瘦肉精”,迅速推广应用于畜牧业养殖中。因克伦特罗经动物摄入、吸收后,主要残留于动物内脏中,而西方国家人民一般不食用动物内脏,合理添加的前提下,其肉质中的残留量有限,因此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及我国香港等地区,“瘦肉精”这类物质的使用是合法的。随后我国也将其作为引进项目加以推广。
一次偶然的发现,改变了克伦特罗的命运,它的使命从治疗哮喘变为促进畜禽生长、增加瘦肉含量,瘦肉精也从仅仅是盐酸克伦特罗一种,发展到包括一类能够抑制动物脂肪合成,促进瘦肉生长的多种药物。
克伦特罗在饲料中的添加剂量需达到人用治疗剂量的5-10倍,才能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这就造成了在畜禽体内大量残留,从而对人类产生危害。盐酸克伦特罗摄入过多会引发多种症状,如面色潮红、心跳加快、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呕吐、骨骼肌震颤、四肢麻木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特别是一些体质较差人反应更明显。长期摄入还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对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人群有致死的危险。另外,“瘦肉精”属于兴奋剂,近些年因误食含“瘦肉精”的肉类而被查出兴奋剂的运动员不在少数,他们会面临停赛一段时间的处罚,如果终生禁赛,就会毁掉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由于盐酸克伦特罗危害很大,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年禁止其用于畜牧业生产中,我国农业部于年禁止其在畜牧业中使用。该药一直被列为绝对禁用的药物而被世界各国严格控制。
第一代“瘦肉精”以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为主;第二代“瘦肉精”以莱克多巴胺为代表,它们都属于传统“瘦肉精”。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化学式为C18H23N03,可诱发动物体内脂肪分解,促进营养成分大量向肌肉转移,使瘦肉率大幅提高。大量食用莱克多巴胺残留的肉类会引发恶心、头疼、头晕、心悸、血压升高等中毒症状。因莱克多巴胺效果更好,毒性更小,代谢速度快,只要在牲畜出栏之前停止喂饲莱克多巴胺,很快就会在牲畜体内代谢掉,从而检测不到其存在。美国FDA于年12月允许在猪和牛养殖中使用,但残留量有限制,猪肉限量为0.05mg/kg,牛肉限量为0.03mg/kg。世界范围内,先后有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等24多个国家批准将莱克多巴胺用于畜禽养殖。
欧盟认为即使以最严格的标准来制定莱克多巴胺的限量,如每日容许摄取量(ADI)和最大残留限量(MRLs),仍无法确保安全。包括欧盟在内,国际上只有美国和加拿大允许使用。我国于年开始禁止其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年12月5日,我国禁止生产和销售莱克多巴胺。因其用盐酸克伦特罗试纸无法检测,且价格更便宜,因此被我国被很多不法商贩添加于饲料中使用。传统的“瘦肉精”类药物以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Salbutamol)三剑客为主,是我国目前禽畜养殖中主要监控的兽药品种。
科技进步,促进了“瘦肉精”的换代更替。新的药品不断出现,普遍具有更加隐蔽、效果更好、检测难度更大等特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也迫使不法分子想方设法逃避监控,开始使用一些功能类似的“新型瘦肉精”药物,如喹乙醇、苯乙醇胺A、盐酸多巴胺、赛庚啶、可乐定、巴氯芬、西马特罗、溴布特罗、特布他林、赛庚啶等二十多种。上述药品中有很多使用不普遍,屠宰厂不筛查、快速检测技术不成熟,容易逃避市场监管,有些品种在动物养殖或饲料中非法添加属我国首创,国外尚无相关的研究报道。
所谓新型“瘦肉精”概念,是以喹乙醇为代表的一类抗生素类或类抗生素类药物,这些药物严格意义上并不是“瘦肉精”类药物,它们不具备传统“瘦肉精”药物的生物学和化学特点,化学结构也相差甚远,所造成的食品安全危害也不尽相同。因此将其归为新型“瘦肉精”是媒体借助“瘦肉精”的知名度顺势而为。所谓的新型“瘦肉精”是指一类用于增加畜禽养殖效率,减少养殖过程中疾病发生几率,不按照我国有关规定条例而非法使用的一类抗生素类药物,这类药物大多不是禁用的,与传统意义上严格禁用的“瘦肉精”是完全不同的两类药物。
“新型瘦肉精”类药物容易在机体内蓄积,一次性大量摄入或长期摄入将会引起机体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从而导致机体系统紊乱,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大量研究表明,苯乙醇胺A具有呼吸毒性、心血管毒性以及神经毒性,其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无力、颤抖、心悸等,尤其对高血压患者和心脏病患者来说,其中毒症状更为严重;赛庚啶在体内浓度过高会引起疲劳、嗜睡、内分泌失调、抽搐等症状;可乐定中毒表现为口干舌燥、心动缓慢等;而巴氯芬则会引起恶心、头疼、呕吐、腹泻甚至抑郁等中毒症状。
在水产养殖中,喹乙醇曾一度被称为“水产瘦肉精”,其毒副作用逐渐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