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腹痛helliphellip

大便突然增多或减少

便不净或便秘、腹泻、腹痛

……

你以为只是肠胃不适

其实这是身体在给你发预警信号

25岁的小刘是位白领,平时爱吃辣,可最近不管她吃什么,经常腹泻、腹痛,她以为是自己吃的太辣,导致肠胃不适,就没有在乎。医院做了肠镜及CT后,发现竟是结肠癌Ⅲ期,小刘后悔不已。

大肠癌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早期有没有症状呢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单汉国单汉国

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先后赴医院、医院、医院腹腔镜结直肠癌诊疗技术培训班学习。医院访问学者,中国NOSES联盟湖南分会常务理事。擅长胃肠微创手术,胃肠肿瘤综合治疗,普外危急、疑难、重症病人救治。

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居癌症谱第3位。过去的10年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及病死率总体呈逐步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结直肠癌发病隐匿,从良性息肉发展为进展期肿瘤通常需要5~15年,但早期肿瘤治愈率比较高。

早期筛查和预防可以降低大肠癌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单汉国提醒一定要定期做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大肠癌的主要症状

大肠癌是一种典型的“富贵病”,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饮食方式有关。

单汉国表示,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还有的患者误认为是痔疮,结果耽误了治疗,如果身体出现如下“预警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

1、大便习惯改变,原来有规律的大便突然增多或减少、腹泻、便不净或便秘等;

2、便血,80%的大肠癌患者都有便血的情况;

3、性状改变,大便变扁、变细或不规则等;

4、腹痛,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腹部不适和腹胀感,出现肠梗阻时则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5、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

大肠癌患病高危人群

(1)粪便潜血试验为阳性(FOBT)

(2)有癌症病史

(3)有息肉病史

(4)一级亲属有大肠癌病史

(5)有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6)以下两项及以上阳性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和慢性胆道疾病或胆囊切除史。筛查方法有粪便潜血试验(FOBT)、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IT)、高危因素风险问卷(常见症状、个人既往史、家族史等信息)、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如何预防大肠癌1.改善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

生活规律,戒烟、酒:作息规律,避免通宵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平常注意减少抑郁等情绪,保持心态平稳也能减少肿瘤风险;长期(≥15年)吸烟或大量饮酒大肠癌的患病风险会增加,烟酒过度会导致排便习惯的异常,影响大肠及时排出有毒物质。

体育锻炼:肥胖是大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体育锻炼可控制体质量,加强肠蠕动活跃度,有助于缩短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减少肠黏膜和粪便中致癌物的接触时间。

科学饮食:红肉及其制品在大肠癌发病中的作用已被确认,油炸肉类等不良食谱的增加尤其导致了青少年中大肠癌发生率升高,膳食纤维将降低大肠癌发生率,牛奶和钙的摄入对左侧结肠及直肠肿瘤有预防保护作用,故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适当摄入牛奶和钙。

2.定时筛查

我国大肠癌的筛查目标人群为50~74岁。但大肠癌发病已经呈现“城市化”“年轻化”趋势,大肠癌患病主要与劳累、缺乏运动和不定时排便,长时间大便干燥、便秘有直接关系。

单汉国强调定期体检很重要,内镜下摘除结直肠腺瘤(CRA)并随访与监测,也可以降低患肠癌的几率。

◆来源

掌上衡阳客户端(记者王丹)

◆编辑

胡苏

◆责编

雷昕

◆三审

张文凯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ys/6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