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引起了足跟痛?
脚后跟疼痛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较多见的比如逛街,走的距离远了,脚底板就会出现疼痛。并且脚后跟疼痛的主要症状是,早晨起床下地时疼痛明显,活动一会儿反而减轻。
什么原因导致的足跟痛?跟痛症实质上由一系列疾病导致足跟底部慢性损伤或骨质增生,引起的局部无菌性炎症,造成脚后跟疼痛,常见的原因有以下3种:
1.脂肪垫炎
位于足跟底部有一组织结构称为脂肪垫,人类长期直立行走导致足跟脂肪垫慢性劳损,退行性变化,出现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
2.足底筋膜炎
人类足底呈弓弦状,这种结构有利于缓冲上身的体重。维持这种结构形状需要一种坚强韧带,这就是跖筋膜,位于足底的一条大白筋。无论是韧性还是强度足可以维持足底的弓弦结构。这种结构会随着年龄生长或体重增加逐渐退化,引发无菌炎症,造成跟痛症。
3.跟骨骨刺
对于跟骨骨刺造成跟痛症的解释,目前有两种学说:一种认为跟骨骨刺的“占位”效应,增加了跟骨周围软组织容积,引起无菌炎症;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跟骨骨刺直接刺激了脂肪垫等软组织结构,引起足跟痛。本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
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足跟痛的最常见病因之一。足底筋膜炎是用来描述足部“跖腱膜”的炎症。跖腱膜是连接跟骨和趾骨的坚韧带状组织。
足底筋膜是一条坚韧的组织带,将脚跟骨连接到脚趾。足底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经常发生于长期跑步、跳跃或站立的人群。大多数有这种足跟痛的患者即使不治疗,也可在1年内好转。
2足底筋膜炎有何症状?
足底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足跟和足底深部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在早晨刚下床活动时最严重,在久坐后站起时也可能较严重。
3什么原因引起的足跟痛?我们在临床发现小腿肌肉的病变可引起脚跟疼痛,由于创伤、受凉等因素,或在沙滩或者砂跞的路上走路、跑步,会使你的比目鱼肌负荷过重,很硬的鞋底造成不平整的落脚点可以使比目鱼肌紧张。很硬的鞋底。长椅和躺椅的脚凳对小腿背部的压力、滑雪和溜冰时脚踝没有很好的保护都可以引起比目鱼肌疲劳。穿高跟鞋使比目鱼肌挛缩,及比目鱼肌拉伤。下肢爆发式用力蹬跳以及准备活动不充分或长时期紧张训练致使腓肠肌过度疲劳致伤。常见于跳跃项目。主要症状为:伤后明显的脚跟痛和小腿痛。4针对足跟痛的检查没有。但通过了解您的症状和进行体格检查,医护人员应该能判断您是否患有此病。他们可能建议进行X线检查或其他检查,以评估您的症状是否可能由其他情况引起。
5如何治疗足跟痛?如果保守无效,那么你可以来我们疼痛科进行正规的微创治疗。腓肠肌、比目鱼肌、庶方肌肌筋膜病变的牵涉痛,可进行综合治疗。针刺可以破坏肌肉的触发点和刺破张力带或强烈刺激触发点,引发了脊髓的强烈反射,改变或破坏了脊髓中枢的感觉支配区,从而放松了张力带达到止痛。在腓肠肌脉冲射频有效地治疗脚跟痛。部分医生还建议“冲击波疗法”,这种治疗可引起疼痛,尚未被证实有效。
6如何避免再次发生足跟痛
●穿舒适的鞋子
穿一双舒适度好的鞋子,可以减轻脚后跟的负担,有利于缓解疼痛。
●注意休息
长时间站立、走路、运动过度等都会引起脚后跟疼痛,此时身体向你发出疲劳信号,提示你该歇一歇了。
●热水泡脚
睡觉之前用热水泡泡脚,进行按摩足底,有利于血液循环,可以缓解疼痛。
●锻炼适度
适当的锻炼能有效的增加肌肉的力量,尤其是老年人要坚持适当的锻炼,有利于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血液循环。
总之,足跟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一旦得了足跟痛,一定要尽早处理,时间拖的越长,好的越慢,复发率就越高。
温馨提示
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疼痛!田利川副主医院麻醉疼痛门诊。孙振海主医院麻醉疼痛门诊率先引进肌肉平衡触发点治疗技术,治疗各类慢性软组织疼痛。主要治疗症状:
1、颈肩背疼痛,颈椎病,颈源性头晕头疼、高血压;2、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慢性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3、退行性膝关节炎疼痛,髌骨软化症,跟腱炎,膝踝疼痛,足跟痛;4、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5、三叉神经痛;6、运动损伤性疼痛,术后慢性疼痛;7、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疼痛、腰背臀部疼痛,盆腔会阴痛,痛经;8、大隐静脉曲张,不明原因的腹痛等。预约电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