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门诊上不得不说的忌口

谈谈忌口

我最近经常对孩子家长说:

“回去不要吃冷的、水果、酸奶、冰激凌”

很多家长就犯嘀咕了,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还能吃啥?

欣慰的是,大部分妈妈就算不理解,还是会照做。

今天就说说忌口的那些事

一、中医为什么让你忌口

古人是很厉害的,通过几千年朴实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天地之间的规律。

从天体运行,到人体经络,再到药物的寒热温凉,辛苦酸甘咸。

同样的,他们也发现了每种食物都有其性味特点。

例如,小米甘凉,健脾养胃,羊肉温热,温阳补虚。

食用某种食物后,会对人身体产生相应的影响。

脾胃虚寒的人,吃了凉性的水果,会导致腹泻、腹痛不适;

阴虚有热的人,吃了羊肉会口舌生疮、口渴尿黄;

而大米、小米、小麦、黄豆这类较平和的,对一般人都很友好,食用后不会不适,还会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都很温和,就算长期食用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影响,

肥甘厚味生湿,辛辣燥烈助热,寒凉之品伤阳

小孩子肺热咳嗽的时候,不给Ta断了辣条,只会助长身体内的热,咳嗽肯定就好不了;

痰多的时候,还使劲儿吃甜食、蛋糕,痰是绝对化不开的,舌苔也干净不了;

经常消化不良、天天cuan稀的,到了夏天还冰淇淋、西瓜不断,再多的阳气都得耗没了,脾胃给造的一塌糊涂,娃的身高、体重肯定受影响。

当然,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吃什么都ok,只要适量。

二、我如何看待忌口

1.脱离作用对象讲作用,是不对的

有时会听到这种说法:

那些养生的人,忌口有啥用,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我看啊,身体还没我这种啥都吃的人好呢!

为什么呢?

因为,被要求忌口的人身体已处于病理状态,需要避免加重病情的因素,不能Zuo;

同时,他们已需要药物治疗,所谓的养生、忌口只是为了增加疗效且不拖后腿。

例如一个失眠的人,单纯的忌咖啡、浓茶,是无法改善失眠的,他需要药物,而喝咖啡却会加重失眠;

而不失眠的人,每天都喝咖啡也不会影响他的睡眠,至少暂时是这样。

这就是区别。

所以,医生给出的忌口建议,都是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2.质变源于量变

不是不报(出现问题),时候未到。

任何东西作用于人体,产生效应,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偶尔的暴饮暴食可能除了肚子胀也没什么,或者只是暂时腹痛腹泻;

而长期饮食不节制的人,多半都有老胃病、慢性肠炎等毛病。

偶尔醉酒的人,大多只是次日精力不济,短时间内可以恢复;

而长期酗酒的人,啤酒肚、脂肪肝、四高比比皆是。

息肉、囊肿、结节、包块、肿瘤等绝不是一天之内产生的!

一顿火锅之后的腹泻,有些人觉得很正常且无所谓,有些人却已发现其中的问题。

嘴巴吃进去任何东西都会在身体上留下痕迹,区别只在于,当我们发现时,是早还是晚。

有一些人更擅于感知自己的躯体,发现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并且做点什么,例如忌口这件看似很“无趣”的事。

3.开心也很重要

忌口的目的是让身体更舒适、健康

并不是一味的克制、压抑

小朋友咳嗽期间半个月没吃棒棒糖了,痊愈后如果吃上一颗,多半会有一个后果,那就是开心到飞起来!

脾虚的人夏天克制自己,不吃西瓜,今天同事分享了一块儿,那味儿肯定很甜。

在合适的时间,适度的“放纵”,会增加幸福感哦!

不以忌口为负担

自律者自由

讲在最后:中医追求的健康状态远远高于检测医学;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才是智慧。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xe/6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