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母婴超市中医辨证之小儿腹泻

腹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肚子”,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好发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以夏秋最多。孩子一旦发生腹泻,必然影响生长发育。

对于家长来说,小儿腹泻难免让人头痛,临床中严重的小儿腹泻可能持续几十天。摄入的食物营养无法得到充分吸收,小儿容易消瘦,更为重要的是,腹泻的侵袭还容易引起小儿抵抗力低下,其他疾病容易乘虚而入。

为什么小孩子这么容易腹泻呢?

导致小儿腹泻原因很多,但在中医看来,小儿腹泻主要是由伤食、感受外部不利环境或脾胃虚弱所致。

《素问·痹论》说:“饮食自洁,脾胃乃伤。”吃太多食物对成人脾胃伤害都很大,更何况是脏腑娇嫩的小孩子。

小儿发育还不够完善,如果家长不懂得科学喂养,或饮食稍有改变,比如,对添加的辅食不适应、短时间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

或是饮食不当,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或过多生冷寒凉的食物等,都会使脾胃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影响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导致脾胃无法消化食物,没有消化完的食物一股脑地涌入大肠,从而引发腹泻。

小儿脏腑极为娇嫩,气血也不够充实,所以难以适应四季寒暑温凉的变化,尤其是季节交替之际,气温变化较大且没有规律,孩子容易受此影响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比如,气温低,身体受凉加快了肠蠕动;天太热,消化液分泌减少;秋天早晚温差大,小肚子易受凉等,都可以引起小儿腹泻。

另外,孩子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所以只要食物稍有污染,也可能引起腹泻。还有,孩子因抵抗力较低,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能引起腹泻。

中医认为,由于水分停留在肠内而发生小儿腹泻。那水分为什么会停留在肠内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脾胃虚弱。我们知道,脾脏特别讨厌寒与湿,所以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负责把水湿运化出去。可是一旦小儿脾气不足,脾脏无法正常运化这些水湿了,那水湿就只能滞留在体内了,进而形成腹泻。

常见证型:

1、湿热泻

证候: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臭秽,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有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2、风寒泻

证候: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有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3、伤食泻

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痛,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砉实,指纹滞。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4、脾虚泻

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5、脾肾阳虚泻

证候: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白而虚浮,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调护和预防:

孩儿乐小儿本草滴剂+

孩儿乐

平素加强对小孩饮食的管理,有节制,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生活有规律,增强体质,防止外邪入侵,夏季勿因热贪凉,注意腹部保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xe/11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