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花70万买画背后,是你一无所知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8点12点20点不见不散~

作者:我是王耳朵

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前几天,微博上的一条热搜让我大开眼界。

一个网名为芙芙的13岁女孩,在6个月内,花了70万元在网络上买了几张“不能商用不能传播,只能自己欣赏”的二次元画作。

最贵的一幅画,交易价格达7万元,画手名叫“白琴”。

▲价值7万元的图

女孩妈妈知晓事情原委后震怒,找到画手要求退钱。

一时间,白琴和其身后的“设圈”成了舆论焦点,“交易是否具有合法性”“是否属于诱导未成年人消费”“所得是否依法纳税”等争议的声音不断增多。

社交就是圈子,不分大人还是孩子。

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孩子生活里的那些“圈子”,让人目瞪口呆。

一套图卖32万

出事就说不知对方未成年

芙芙70万元买画的“设圈”,也叫“绘圈”,按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根据设定画人物图像”,也就是“纸片人”。

你可以自己虚拟出一个人物,随意构想、混搭,予以性格、外貌、身世背景、生活环境等元素,画师在收取一定费用后将其呈现。

这种“付费代笔”的行为,让画师在圈内担当了“造梦人”的角色。

可这梦做得越美,价格越贵。

有记者联系到在“设圈”浸泡了两年、花费近十万的姑娘长安和小莓(化名),她们说,7万并非“设圈”拍卖的顶点。

在B站,一张三个人的插画,曾被拍出32万元的天价。

▲双人拼车=两个人合买

32万元,是一个普通家庭努力好几年才能攒下的血汗钱,在这个圈子里,就是这样一张图的价格。

谁也没想到成交金额会定在六位数,迫于舆论压力,画手和两个买家都出面解释。

画手声称32万元成交价买的是为期三年的长期约稿,两个买家说自己是家庭条件很好的高三海外留学生,意图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来平息风波,但这些解释并没有消除网友们的疑虑。

最终的结果,买家因为害怕,注销了微博账号,画师也不得已退圈。

还有一张拍卖价为17万元的画,人设名叫“熊熊公主”。

被吐槽成“靠配色和花里胡哨的元素堆积也能卖出大价钱”,且乱用杜比认证水印已经构成侵权,但这丝毫不妨碍这幅画最后以8.5万元的价格(或许作者也觉得拍卖价过高)卖给了出价第一名的“金主”。

“设圈”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

一个圈内人士形容道:“这是一个充斥着非法行为和互撕互黑的灰色地带。”

定价极其混乱,交易非常频繁,而且没有合同。

这些画作既不能说是商品,因为禁止商用;也不能说是虚拟物品,虽然只是电脑和手机上的一幅画,但确实是画手的设计和制作;更不能说是艺术品,因为画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更快地赚到钱。

很多画手接稿的时候,只是象征性地问一下约稿者的年龄,重点在于谈价格。

一张头像块,一张手机壁纸~0元,上不封顶。

▲小学生花20万~40万买画,这是家长准备给孩子上大学用的钱

如果一张图太贵,画师还可以选择搞“巨人车”,意思是几十个人一起分摊费用购买同一幅作品。

比如白琴,虽然归还了芙芙母亲6万元,但她继续用这幅退款的画作开了“巨人车”。

一个人收费元,50个人“乘车”,前前后后一幅画“含泪”赚了4万。

等到小孩子抵挡不住诱惑,花光零用钱后被家长发现,家长找过来了,画手可以简单回一句“我不知道她是未成年人”来处理。

“设圈”,没有合同,没有平台监管,没有门槛,无视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律。

可实际上,对外价值几千上万的“设子”,基本上都是同类型的元素堆砌和拼接,相似到像同一个工厂里的流水线产品。

▲同一个人设约了不同画师来画图,呈现效果极其相似/

澎湃新闻

如果你“幸运”地用一两百的“贱卖”价格约到了画师,对方也会拖着低价的买家,接着高价的订单。你一催,对方就用身体不好做托词,无限期拉长你的排单。

如果你不遵守这些“潜规则”,那画师就会明里暗里地使用“网络暴力”,将甲方挂在社交平台进行曝光。

再如这次“13岁女孩花70万买画”事件曝光后,就冒出来一些人为画手喊冤,“画画那么辛苦,凭什么一张画不能卖7万?”妄图掩盖“诱哄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的事实。

对此,以时政画作闻名的漫画家

乌合麒麟直言不讳:

22万买个娃娃

别人说他们在养奇怪的东西

除了“设圈”,还有“娃圈”。

浸淫“娃圈”的人,可能自己心智还未健全,却自称“娃爹”“娃妈”。

“娃圈”里的娃娃一般有三种:

BJD(Ball-jointedDoll),中文翻译过来是“球型关节人偶”,泛指各种拥有球型关节的精致可动人形人偶。

日本Obitsu公司生产的11cm娃身,没有头部,需要购买娃娃头进行搭配。

大眼睛、大头,比例失调,看多了可能还会觉得有点恐怖的小身子娃娃Blythe(小布),起源于美国。

虽然种类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钱烧得越多,娃才越出众。

在“娃圈”市场,光是一个裸娃起步价就要~元,大全套或是外社~0元,热门款被炒到上万元的比比皆是。

接到娃再联系壮士(妆师)给娃做服化,有少则元多则6万元的“妆面成本”,还有后续的娃毛、娃衣、配件、摄影、场景和家具、聚会、旅拍等,多的是你想象不到的烧钱的地方。

▲这套娃衣售价近元

新人入娃圈三个月花销就能超过一万元,高端玩家“氪金”几十万都是常事,还有00后前后投入了上百万……

▲图/

运营研究社

浙江95后姑娘小朱,入圈四个月就在娃娃身上花了0块钱。她认识的一个圈内玩家,五年时间豪撒二三十万。

记者采访娃圈“发烧友”蔡蔡时,她自曝入圈十年,至今已经在娃娃上花费了六七十万元。

圈内一个“改娃”大神的作品,一度被拍出了22万元的天价。

▲被拍到22万的小布娃娃

“娃圈”的讲究,比“设圈”还多,并且处处透露着诡异的色彩。比如下边这段文字,读来就让人感觉“不适”:

首先,娃娃绝对不能用“买卖”来形容,而是要用“出生”;把娃从卖家那里买过来叫作“从娘家接娃”;从下订单到接到娃娃的过程叫作“孕期”;接娃回家的时候,随身的配饰、赠品等称之为“嫁妆”……

甚至,还要大手笔烧钱来“鸡娃”。

现实生活中的鸡娃:一岁开始中英双语教学,三岁能背百首古诗,七岁时钢琴八级……

娃圈里的鸡娃:一岁时必须排个大手妆,最好蹲韩国太太的单,买几身合适的衣服;两岁时根据保养情况调整妆容,尝试点不同风格的眼球、发色,至少搭出一套完整的室内景;三岁时多多拍美照、写故事,尽量做出丰富的人设……

玩家们认为,娃是拥有灵魂的,是一种情感寄托。

在一些社交平台里,未成年人“养娃”不在少数。

文章开头的新闻里,半年在“设圈”里花了70万的芙芙,后来被曝也混迹“娃圈”,做“代理商”。

在这个圈子里,多人向芙芙支付了娃的定金。如今芙芙因为是未成年,那些支付定金的人最后到底能不能收到娃娃,也成了未知数。

文具店里藏“老烟枪”

如果说“设圈”和“娃圈”只是在割未成年韭菜,那接下来的“烟圈”,就是直接把“刀”对准了孩子们的身体。

年11月末,河南卫辉多名家长反映,孩子就读的小学附近有两家文具店卖电子烟给小学生。

其中一个班级里,有10余名孩子购买。

记者联系到了卫辉市市场监管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证实确有此事,涉事店铺已被查封。

其实,关于电子烟潜入小学生群体的新闻,在六年前就有媒体曝光。

年,温州市一名小学老师联系到当地记者,说班级的许多学生近期迷恋上了一种会喷出雾气的“糖棒”玩具。

这种“糖棒”是水果味,吸一口就能喷出白色雾气,远看就像是在吸烟。记者走访后发现,这种“糖棒”,就是成人吸食的电子烟。

为了调查电子烟在小学中的覆盖面,记者在放学时间蹲点了多所小学。

结果发现,所有小学附近的文具店或玩具店,都有销售这种“糖棒”的,生意非常火热。老板直说一个星期前进的货现在已经销售一空。

▲郑州一小学外小卖部出售像雪茄似的电子烟

远在多公里外的郑州,小学也被这种“糖棒”入侵。

有“糖棒”被无良商家大大方方地挂出来卖,少部分商家选择放在隐蔽处“看人下菜碟”,也有个别商家觉得对孩子不好,不卖。这些电子烟基本都是“三无”产品。

为了“安全”售出,有的店还会特意把电子烟放在装圆珠笔的袋子里,看孩子没有大人跟着,才拿出来卖给他们。

而孩子们对待这种烟棒的看法,也让人忧虑:

觉得新潮。

我们学校里大家基本都知道,身边好多同学都会买回去抽着玩,吐出白烟来,像真烟,感觉酷酷的。

然而,在商店老板口中那些“吸着玩的东西,不是真烟”“就是雾化器把液体雾化,没有毒害”的“糖棒”,其实等同于“软性毒品”。

陕西省慢性病鉴定专家马政权表示,长期吸食不明成分的雾化物,会对青少年肺部功能造成影响,也会产生依赖心理,成为“烟民”。

对这些“糖棒”样品送检后发现,配套烟油中都含有尼古丁、丙二醇、丙三醇、香精香料等化学成分,实际已经具备了普通香烟的属性。

▲藏在普通笔芯盒里的电子烟

这些未成年人身边隐秘的“设圈”“娃圈”“烟圈”……一样样看下来,只觉震惊。

其实,因正常社交属性形成的“圈子”是无罪的,那些合法经营、渠道正规、按劳付酬并且依法纳税的兴趣爱好“圈子”,本也无可厚非。

可偏偏有人把手伸向了灰色地带:利用未成年人心智的不成熟,唆使他们花父母的钱为自己“昂贵的爱好”买单,甚至为了赚快钱,不惜残害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那对不起,必须有人站出来指出问题,呼吁人们警觉起来。

做人要有底线,赚钱也是。

资料来源:

澎湃新闻:13岁女孩70万约稿买画背后:“设圈”乱象多,交易缺监管

运营研究社:比盲盒还烧钱,一个娃娃22万……隐秘「娃圈」如何让年轻人排队入坑?

温州都市报:小学生抽起“糖棒”吞云吐雾?原来是电子烟!

保护好未成年人,

赚钱也要有底线。

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年第9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简介: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fuxie.com/fxet/8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