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人类是不可避免的话题,罗马人的拉丁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人们死亡前最后一刻的记载。罗马人的死亡并没有被医学实践所垄断,也没有和罗马社会生活隔离,而成为罗马人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罗马人的死亡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大方面。罗马人自然死亡主要指疾病等不受人为控制的自然因素造成的死亡。常见的疾病有痢疾、腹泻、霍乱、伤寒和疟疾等引发的发烧类疾病、中风等,自然疾病引起的死亡令人猝不及防或者带来长期的折磨,这无关乎年龄和地位。
一、受自然原因影响
普林尼提到,“生命的最大幸福是突然死亡,如心脏病的突然发作是人晚年最好的结局之一;疾病中最严重的是由膀胱结石引起的,其次是胃部疾病以及由头部疾病带来的第三种疼痛,该种疾病可能会导致自杀”。此外,地震、饥荒、火灾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也会导致大量死亡。“在自然灾害中许多人,甚至是那些在房子外面受伤了的人,他们被抬起来,猛烈地扔在地上,然后掉到地上,好像从悬崖上摔下来一样,在房屋中被困和死亡的人数是数不清的,因为大量的人被坠落的碎片压死,其他人在废墟中窒息而死。”
饥饿造成的营养不良,再之极低水平的卫生、医疗条件,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差,使其在出生几个月后的死亡率极高,大多数婴儿活不过他的童年时期。与此相关的墓志铭资料中,涉及的也只是可支配收入的中上阶层,因此婴儿死亡的人数远不及人们看到的。在罗马还有一个特殊现象,老年人的死亡年龄出现了一个断层,有的能活到六七十岁,有的超不过五十岁,“据人口统计学显示,很多家长在他们孩子还相对较小的时候便死去了,并且很少有人能够看着自己的孙子出生。”假设没有移民和瘟疫的情况下,罗马10万人的群体,活到一岁的儿童仅仅只有人,死亡率高达31%,60岁以上的在罗马就算是长寿的了。
二、人为原因
如果说自然原因造成的死亡常常使人忧伤与无奈,那战争、谋杀、角斗等人为原因引起的暴力性死亡则令人感到恐惧和害怕。人为死亡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使生活在充满战争时期的罗马人一直处于忧惧死亡的状态中,并渴望平和的生活。
1.战争
罗马疆域扩大是建立在数万罗马人在战争中死亡的鲜血之上的,无论是共和时期的对外征服战争还是转型时期的内战,都带来了大量的死亡。公元前年,小西庇阿在攻克迦太基的过程中,“当他断定有足够数量的军队进城时,西庇阿按照罗马的惯例指挥士兵杀掉反对他们的村子里的所有居民,不放掉任何一个人。这一习俗,目的是为了激发恐怖,所以当城市被罗马征服,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面,不仅是人,还有动物都无一幸免被屠杀。”古典史料中有大量描述战后场面的言语,公元前年,罗马被迦太基击败后,李维是这样描述的,“战争似乎成了所有人的噩梦,战后地上躺着成千上万罗马人、步兵和骑兵的尸体,在他们中间有一些已经被鲜血覆盖,这些在黎明的寒冷中显得更加悲凉”。
死亡并不仅仅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还有人为的谋杀和在谋杀过程中的骚乱或在谋杀后为复仇引发的动乱。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对政治权力的追逐过程充满着暴力死亡,精英阶层为了将生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极力争取成为元老院的一员,因此政治生涯始终带有一种致命的风险,这在共和时期贵族阶层和帝国时期的皇室家族中尤为明显。苏拉为了独裁对敌人进行了残酷又无情的镇压,“他在没有征求元老意见的情况下,公布了一份即将被定罪的80人的名单;随后又公布了一份令公众震惊即将被处死的人名单……他还谴责任何想要庇护或试图拯救一个即将被判处死刑的人,没有人可以例外。”
这些独裁者或者所谓的上层社会中的高层,他们一方面强调社会道德,另一方面却利用自己的权力,残忍地杀害与自己利益相冲突的人,这种不人道的杀害,破坏了自然法则:他们分裂了家庭,剥夺了人们哀悼和埋葬死者的权力。凯撒于公元前44年在元老院的议事厅被人刺杀身亡,在为其举办的葬礼过程中,安东尼为了自己的政治意图利用葬礼演说激起了罗马人的复仇情感,并引发了一场带有鲜血和暴力的骚乱,并造成了众多人的无辜死亡。
元老或者贵族自身对待奴隶和家仆的恶劣行为也会给其带来生命的威胁,普林尼描述过这样一个例子,“拉西乌斯·马塞多是一个残忍而傲慢的人,尽管他父亲也曾是名奴隶,但他似乎忘记了这个,对待奴隶极其残酷,奴隶因不满他的行为就策划谋杀他,当时马塞多正在意大利福尔摩亚的别墅里洗澡,突然发现自己被奴隶包围了,一个人抓住了他的喉咙,另一个人打了他的脸,其他人捶打他的胸部、肚子,甚至是他的私处。当他们以为他已经快被打死时,他们便把他扔到地上,看看他是否还活着。他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不知道马塞多是无意的还是假装的,他们断定他已经死了。然后他们把他抬出去,马塞多被一些忠实的奴隶们接收了,而他的妾们跑了起来,尖叫着,哀叹着,他们的叫喊声和新鲜的空气使他苏醒了一点;他睁开眼睛,移动他的身体,向他们展示,他还活着。有罪的奴隶逃跑了,但大部分都被抓获并被处死。马塞多尽管当时没有被奴隶们打死,但事后不多久便去世了。在这里,谋杀无处不在,一不留意便会命丧黄泉。”
数不胜数的例子无一不证明谋杀充斥着罗马贵族的生活,似乎一不留意就会陷入死亡的深渊。
2.角斗活动
角斗一开始是葬礼过程中一个环节,但随着对外征服大量的财富涌入罗马,罗马人的生活日渐丰富,角斗则逐渐成为罗马人的娱乐活动之一。角斗士本身的职业是不受人待见、耻辱的,他是从罪犯和奴隶中选取的,以殊死搏斗供人们取乐,然而一旦成功,则会被视为英雄,受到民众的尊敬;如果失败则意味着以一种屈辱的方式暴力的死去。
角斗士殊死搏斗的过程充满着血腥与残暴,一方面这与罗马的民族特性是分不开的,对于罗马人来讲,这种流血、暴力死亡是罗马民族最渴望的东西,是他们本身就具有的;另一方面,国家对该活动观念的认同,竭力借助血腥的角斗来保持罗马人好战、尚武尚勇的民族性格,“罗马人是一个嗜血的民族,罗马帝国的版图是通过公民军队的胜利而赢得的,屠杀是罗马人的第二本性。由此,罗马人在和平时期对血的渴望必须在别处得到满足,比如在罗马圆形竞技场的角斗场上大型比赛中寻找满足。”
角斗活动兼具娱乐和暴力,成为了暴力死亡和娱乐死亡的代名词。与罗马共和晚期的诸多战争相比并不显眼,然而在罗马和平时期,它独树一帜,实质上已经成为死亡的一种隐晦说法。
3.自杀
自杀是一种特殊的死亡。罗马人对它的态度是矛盾的,多数人认为人自杀之后的灵魂是没有栖息之地的,这是一种不令人满意的死亡,而另一部分人则接受这样的死亡方式,并认为这是一种有勇气、积极的选择。
自杀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为爱自杀、吊死、畏罪自杀、绝望自杀等等。除了吊死以外,自杀被认为是一种荣誉和积极的选择,也为罗马人所接受,“至少对上层社会的男子来说,吊死是一种怯弱而非有男子气概的退场。”但是自杀者死后其灵魂是要下地狱的,而且自杀的方式影响着尸体的处理方式,对于奴隶的主人来说,无名奴隶的死亡或者吊死的奴隶仅仅只是几个需要被清理的尸体而已。
共和末期,大量的元老因害怕独裁者的恐怖屠杀而选择自杀,这样就可以为后人保住财产和荣誉。小伽图于公元前46年被围攻时将剑穿入自己的胸膛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塞内卡被人多次击打后并没有使其丧失性命,他被击打后服用了自己之前让其医生制作的毒药而神圣地死去。
总结
建成的城市环境也带来了自身的危险,火灾和劣质建筑建设可能让穷人尤其脆弱。几次为各种演出搭建的摊子倒塌,导致大量生命丧失。塔西佗在《编年史》中说,“不稳定的结构(一个圆形剧场)在坍塌时被挤满,它向内断裂,也向外坠落,压碎并埋葬着观看景象或站在周围的一大群人。事实上,就他们的命运而言,在灾难发生的第一刻,那些被杀的人至少逃脱了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