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涉及合并的长投转换区分个别报表、合并报表以及调整过程进行讲解:
1、增资实现合并
2、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
3、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C粉之家有该并表案例课)
4、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C粉之家有该并表案例课)
侵权必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其他商业用途!
增资实现合并
5%——60%
个别报表:
金融资产视为按公允价值处置,转入长期股权投资,对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其他权益工具),其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不得转入当期损益;
新增投资直接按支付对价计入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报表
与个别报表处理一样;
商誉:对价公允价值(金融资产公允价+新增支付对价)减去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注意:这里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可不是按照新增支付对价对应长投比例折算来的,而是其自己的公允价,一般是股票的收盘价。而长投支付对价属于并购重组,其定价有一定的标准,如评估报告。
20%——60%
个别报表:
原权益法长投账面价值直接转入新的长期股权投资,不视为处置,那么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以及资本公积也不需要转入投资收益;
新增投资直接按支付对价计入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报表:
原权益法长投视为按公允价值处置,转入长期股权投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及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商誉:对价公允价值(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支付对价)减去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分析:
①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的处理区别在于对原权益法是否视为处置。从个别报表到合并报表需要有个处置的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账面价值(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
借: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②这里的原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就是按照新增支付对价对应长投比例折算来的。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
60%——65%
个别报表
新增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支付的对价进行计量;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不变。
合并报表
新增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享有的子公司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计量,与支付对价之间的差额调整母公司的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不变。
商誉:还是原来的商誉。新增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报表中并不产生商誉,而是调整了资本公积。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购买前后都是自己的子公司,既然对于同一子公司,相应的商誉也就应该持续统一。因此,要合并调整:
借:资本公积
贷:长期股权投资
案例说明
A支付万取得B60%股权,购买日B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万,形成商誉万。后A增资5%,支付万,增资日B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万。长期股权投资金额:
①个别报表:万+万=万;
②合并报表:+*5%=万。如此,没有新增商誉。
③合并层面差额调整分录:
借:资本公积25
贷:长期股权投资25
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
(并表过程演示讲解已上传C粉之家,公号回复“C粉”)
(一)个别报表
1、处置部分:售价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2、剩余部分:
①如果是重大影响,则权益法调整,即,初始投资差额调整(原投资额大于可辨认净资产不调整,小于则要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OR营业外收入)、投资期间变动调整;
②如果是非重大,则按照转换当日公允价值从长投转入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OR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差额进投资收益。
(二)合并报表
视为将整个子公司全部处置,再购买剩余部分。
投资收益为,处置部分售价+剩余部分折算公允价-享有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商誉份额+其他权益变动*原持股比例
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
(并表过程演示讲解已上传C粉之家,公号回复“C粉”)
举例说明:初始投资比例%,投资成本万,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万,后处置投资20%,投资比例变更为80%,处置价款为万,减资日(年6月30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万,期间增加的万分别为其他资本公积万,上年未分配利润万,本期实现净利润万。处理如下:
个别报表
确认投资收益金额为-*0.2=万
合并报表
首先从长投抵消分录出发,保持商誉不变,那么用于抵消的长投金额应当为:*0.8+(商誉);
其次来看个别报表中,长投处置金额为*0.2,那么个别报表中剩余长投为*0.8;
最后,从个别报表调到合并报表,应该要基于个别报表剩余长投金额再加上*0.8+*0.2。下面对该式进行讲解:
①*0.8,系将初始投资日至处置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额进行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②*0.2系为保持商誉不变,从而恢复个别报表中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包含的20%的商誉。
③此外我们再谈谈投资收益的调整:
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的差异有两个:
¥1.00阅读全部